1方
【药物】吴茱萸适量。
【制法】烘干,研为细末,用醋调成膏。
【用法】敷神阙穴。
【疗效】治疗20例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止呕效果良好。快则于敷药后3~4小时左右吐止,绝大多数于24小时内停止。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备注】有的选加①绿豆;②生姜;③生姜,大葱。
2方
【药物】鲜生姜适量。
【制法】切成厚片;若没鲜生姜,可用生姜片,开水浸软。
【用法】敷神阙穴和内关穴。
【疗效】治疗妊娠期恶心及轻度呕吐30多例,疗效非常满意。
【出处】《中医外治法集要》。
【备注】也可用于防治晕车及异味所致的呕吐。内关穴在手腕内侧,离腕横纹2寸。
3方
【药物】生葱头l握。
【制法】捣烂,放食盐少许,蒸熟成饼。
【用法】敷跻中,良久呕可止。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4方
【药物】炒吴萸30克,生姜l块,香葱10余根。
【制法】共捣成饼,蒸热。
【用法】敷于肪腹,约1小时左右,呕吐可止。
【出处】《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
5方
【制法】混合粉碎为末,过筛,撒布于一张黑膏药中间。
【用法】敷神阙穴,1日1换。用于胃中有热,食后即呕吐者。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6方
【药物】仙人掌根60克。
【制法】捶烂,炒热(以不会褽伤皮肤为度)。
【用法】敷肪周围,用于小儿吐泻。
【出处】《穴敷疗法聚方镜》。
7方
【药物】大葱、胡椒、枯矶各适量。
【制法】捣烂,炒热。
【用法】敷肪腹部,用于胃肠炎所致的呕吐。
【出处】《穴敷疗法聚方镜》。
8方
【药物】生姜、半夏各适量。
【制法】半夏研细末,与生姜共捣烂,或半夏末用生姜汁调成膏。
【用法】敷肪。用千寒性呕吐。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9方
【药物】黄连6克,吴荣萸1克。
【制法】共研为末
【用法】用时取药末l克,加风油精适量调为糊状,填敷千跻中,干棉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连用l周。
【疗效】治疗50例,治愈(治疗l周内临床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末复发)41例,好转(经治疗l周呕吐停止或减轻,情绪波动仍可诱发))8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为98%。
【出处】《中国民间疗法》。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