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脐疗脐疗临床正文

小儿腹泻脐疗方二

21方(止泻散)

【药物】吴茱萸、公丁香各30克,肉桂15克,广木香、炒车前子胡椒粉、五倍子各10克。

【制法】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每次用1.5~2克,用醋或酒调成饼状,置于脐中,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1~2天换药1次。有脐炎和皮过敏者忌用。用于小儿腹泻。

【验案】患者,女,2岁,1983年7月23日初诊。患儿经常腹泻,水样或蛋花样便,1日7~8次,纳差,腹稍大,消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淡红。用止泻散外敷3次泻止。

【出处】《江苏中医杂志》。

22方(肪敷止泻散)

【药物】胡椒、肉桂各20克,丁香10克。

【制法】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每次5克,温水调敷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同时内服七味白术散。用于小儿腹泻。

【疗效】治疗25例,痊愈22例,无效3例。

【出处】《广西中医药》。

23方(覆胳止泻散)

【药物】川椒、吴茱萸、肉桂、小茴香、淡干姜各等份。

【制法】共研细末,密贮备用。

【用法】每用3克,盛入小纱布袋内,覆盖于神阙穴上,绷带固定,24小时1换,2次(48小时)为1疗程。用于小儿腹泻。

【疗效】治疗212例,痊愈131例,有效5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85%。以伤食泻、风寒泻效果较好。

【出处】《江苏中医》。

24方

【药物】伤湿止痛膏或伤湿解痛膏或消炎止痛膏任选一种。

【制法】剪成4x4(厘米)方块状。

【用法】对准患儿肚脐中央贴牢,半天换1次,泻止后再贴2天,以巩固疗效。用于轻型婴儿腹泻(单纯性消化不良),大便稀薄或成蛋花样、黄绿色,一天5~10次,一般情况正常,中医辨证属虚寒型者。

【验案】患者,女,4个月,1983年6月29日诊。腹泻,日达18次之多,粪便呈黄绿色,有泡沫,哭闹不安,不吮乳。经用伤湿止痛膏贴敷5次而愈。

【出处】《江西中医杂志》;《四川中医》。

【备注】①用药后宜暂禁食2~4小时,但可喂服糖盐水:②对于重型婴儿腹泻,有脱水及中毒症状者,则不适用。

25方

【药物】黄连、吴茱萸、木香各2克,肉桂、苍术各3克。

【制法】共为细末,用食醋调成饼块状约2x2厘米大小。

【用法】置于脐孔上,胶布或伤湿膏严封,2天换药1次,连用2次(4日)为1疗程。并设对照组,以口服助消化和抗生素药物或静脉输液等。用于婴幼儿腹泻。

【疗效】敷脐组232例,治愈177例,显效28例,好转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3.6%。对照组232例,治愈138例,显效24例,好转34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83.8%。

【出处】《陕西中医》。

26方

【药物】吴茱萸、白术各等份。

【制法】研成粉末,装瓶备用。

【用法】每用1~2克倒入脐中(以脐填平为度),外敷胶布或敷料,2日l换,一般1~2次即愈。用于婴幼儿腹泻。

【疗效】治疗100例,治愈70例,显效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84%。

【验案】患者,男,1岁,1988年8月4日初诊。患儿腹泻为稀水样便3天,每天10余次,小便短少,口不渴,经中西药治疗2天效不显。T:37℃,营养欠佳,轻度脱水,皮肤弹性差双眼球轻度凹陷,心率80次/分,律齐,舌淡红,苔白腻,指纹青色。实验室检查:脂肪球(+)W,BC2~3个/高。用上法,次日大便正常而告愈。

【出处】《陕西中医》(8):364,1990。

27方

【药物】麝香虎骨膏3~5平方厘米,寒泻配白胡椒粉适量,热泻配六一散适量。

【制法】用醋调糊状。

【用法】贴于脐部,24小时更换1次。用于小儿腹泻。

【疗效】治疗54例(寒泻22例,热泻32例),痊愈44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

【出处】《河南中医》。

28方(艾灸神阙法)

【用法】先将神阙穴涂少许凡士林,用艾条温和灸5~10分钟(或以局部皮肤发红为度),每日1~3次,5次为l疗程。用于小儿腹泻。

【疗效】李秋云治婴幼儿泄泻10例,有良效:王自有治小儿泄泻52例,痊愈46例,好转6例。

【验案】患者,女,3岁,1986年7月14日诊。泄泻3月余,大便稀水样1日2~3次,腹胀,经服用中西药治疗月余效不佳,经艾灸神阙穴1日2次,连用5天后大便成形,饮食增加,继改用1日1次,连用5次而痊愈。

【出处】《辽宁中医杂志》(9):45,1982;《陕西中医函授》(6):26,1989。

29方(药麻线灸神阙法)

【药物】药麻线

【用法】以灸神阙为主,如爆灯火,但要斜灸,不竖灸,灸10~15下,配穴炎3下,炎后起泡无妨,1~2天后自然消失。用于小儿泄泻。

【疗效】治愈50例,炎1次者37例,炎2次者13例。

【验案】患者,男,1岁半,1963年10月1日诊。因摄纳鸡蛋、瘦肉较多,1天后开始解水样大便,每日10余次;已泻9天,近2天汤药不进,经用中西药不效。查:患儿不省人事,形体消瘦,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眼胞下陷,呼吸微弱,臀部呈索状,腹部柔软起皱,舌质淡,无苔,指纹沉滞。用上法灸神阙15下,次灸中院、天枢(双)足三里

(双)、三阴交(双)、百会食窦(双)、脾俞(双)、肾俞(双)各3下,翌日神清泻止,能进稀粥,1周后完全康复。

【出处】《四川中医》。

30方

【药物】槟榔20克,良姜10克。

【制法】碾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取药末适量填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用于小儿腹泻、腹胀、纳差、大便夹有白色乳块,或有食物残渣,舌苔垢腻者。

【出处】《河南中医》。

31方(桂术散)

【药物】肉桂、苍术、五倍子各等份。

【制法】研末,陈米醋调匀加白蜜为糊状。

【用法】敷贴神阙穴,外加纱布或伤湿膏贴盖,12小时换取。用于脾虚泄泻。

【出处】《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32方(吴萸散)

【药物】吴萸2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肉桂3克,苍术3克。

【制法】共为细末,食醋调成糊状。

【用法】敷脐,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严封,2日换药1次。用于小儿急慢性、迁延性腹泻,一般可在当天见效。

【疗效】治疗200例,痊愈188例,占94%;无效12例,占6%。

【验案】患者,女,6个月。腹泻蛋花样便3个月,每日5~8次,量少,食欲不振,经中西药物治疗无效。检查:精神较差,营养不良,大便镜检有大量脂肪滴,大便细菌培养阴性。诊断为慢性腹泻。用吴萸散敷脐,当晚泻止,再换药1次巩固。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33方(复方五倍子散)

【药物】五倍子9克,生姜、吴茱萸各6克,白胡椒7粒,葱白1段。

【制法】将葱白、生姜捣烂如泥状,余药碾碎成细粉,食醋20~25毫升,加热50~60℃与上药搅拌如黏稀糊状。

【用法】脐部先用凡士林涂擦一遍,趁热敷肚脐约6厘米x6厘米×(0.3~0.5)厘米,外盖塑料纸、纱布,绷带包扎,每日1换。用于婴幼儿腹泻。

【疗效】治疗18例,治愈15例,好转3例。一般3~6次好转或治愈。

【出处】《中西医结合杂志》。

34方

【药物】暖脐膏(上海中药制药二厂制)1只,吴茱萸0.5~1克。

【制法】将暖脐膏烊化,加入吴茱萸粉,调匀。

【用法】迅速贴脐部,用腹带或腰带固定,3~5天取下,泻不止可另换1只。用于小儿腹泻。

【疗效】治疗50例(未服任何药物),一般多在1~3天见效,有效率约80%。

【出处】《广西中医药》。

35方(丁香散)

【药物】丁香30克,荜茇10克,炒车前子20克,胡椒、肉桂、吴茱萸各5克。

【制法】共研极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取药末0.1—0.3克,置入脐窝内,胶布固定,1~2天换药1次。用于小儿泄泻。

【疗效】治疗321例,痊愈221例,有效9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7.5%。

【出处】《广西中医药》。

36方

【药物】艾叶10克,鲜荷叶(干者亦可)1张,石菖蒲15克,酒饼药3个,葱白10根,生姜15克,大米饭适量。

【制法】将上药研成粉末或用刀切碎,加水煮沸2~3分钟,待水吸干,加入大米饭拌搅匀,做成大饼。

【用法】趁热敷于脐腹部,用纱布或白布缚紧。用于婴儿腹泻。

【疗效】治疗21例,敷药1次痊愈者19例,2次痊愈者1例,无效1例。

【出处】《广西中医药》。

37方

【药物】干姜9克,焦白术6克,五倍子3克,生姜6克,葱白适量。

【制法】前3味药共为末,每次9克,兑生姜6克,葱白适量,捣如泥状。

【用法】摊布敷脐,再用热水袋加温30分钟,每日1次,药干后取下;伴发热者,肌注柴胡注射液;伴脱水者,静脉输入5%糖盐水。用于婴幼儿秋季腹泻。

【疗效】治疗30例,治愈29例,好转1例。

【出处】《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38方

【药物】制香附50克。

【制法】研末,加米酒调成干糊状,做成小饼,用纱布包裹。

【用法】待小儿入睡后外敷神阙,每次4~6小时;白天艾条施炎神阙、天枢、足三里,每穴10分钟,每日3次,轻者1日,重者2~3日即愈。用于小儿慢性腹泻。

【验案】患者,女,2岁。腹泻己5个月,日行7~8次。大便塘薄,带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面黄色萎,不思饮食,肌肉瘦削,曾服多种西药及温中健脾渗湿之中药均无满意疗效。按上法敷炎2日,腹泻止,纳食增,病愈。

【出处】《四川中医》。

39方

【药物】五倍子(炒黄)、干姜各8克,吴茱萸、丁香、地榆各5克。

【制法】共为细末,装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小儿腹泻脐疗方三

下一篇:小儿腹泻脐疗方一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