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本病由于脾虚不能胜湿,或坐卧多在潮湿之处,加以遭受风寒,则风湿滞于肌腠。久之,不得排泄,而发生皮肤瘙痒。
2.症状
皮肤作痒,痒甚手搔,搔之更痒,随着在痒处出现小疙瘩。搔则渗出少许液体,或结为脓痂。
3.辨证施治
皮肤作痒为风,皮肤小疙瘩渗出液为湿。结为脓痂为血热。治此之法,应加强卫气的功能。加强卫气则应取之于肺,按肺之表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取手阳明的基础上,并结合调理脾胃。
配穴与手法:
内关穴(补)、合谷穴(泻)、曲池穴(补)、阴陵泉穴(泻)、血海穴(补)、足三里穴(补)、天枢穴(补)、中脘穴(泻)、关元穴(补)、肺俞穴(补)、膈俞穴(补)、脾俞穴(补)、肾俞穴(补)。每穴平揉、压放各70~100次。手法、轻重快慢标准及平揉圆圈度,均以中等标准。痒甚者,对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穴,在压放手法之后,另加点打法。结有脓痂者,另加太溪穴(补)、内庭穴(泻)。
方义解释:本配穴,以内关、合谷、关元等穴,起安神及脱敏作用。内庭、太溪与膈俞穴配合,可解血热。取阴陵泉、足三里、中脘、脾俞等穴,则可健脾胃以利湿。补肺俞穴,泻合谷穴,则加强卫气之功能。补肾俞与太溪穴,能增强先天之气化,从而,也有助于卫气之增强。
验案例证
张X ,女,4岁。住陕西宾馆家属院,1984年10月5日初诊。
主诉:(母代诉):身上常起瘙痒疙瘩,时轻时重,服药多次未愈。平时消化尚可,近日来则差。
检查:鼻準部起一火疙瘩,面部有米粒小红疹,身上的瘙痒疙瘩,搔破后结为脓痂。
处理:内关(补)、合谷(泻)、曲池(补)、阴陵泉(泻)、内庭(泻)、太溪(补)、足三里(补)、中脘(泻)、关元(补)、天枢(补)、肺俞(补)、膈俞(补)、脾俞(补)、肾俞穴(补)。每穴平揉、压放各70次。
本病,第1次点穴后,即见大效,3次而痊愈。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