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药物贴敷正文

头痛外敷疗法

外敷疗法又名“敷贴”,是将药物敷在体表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民间疗法。

本法源远流长。在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外病等;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的调和剂;南北朝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代孟洗《食疗本草》用核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代《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代《普济方》用生附子研末和葱涎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说明本疗法相沿袭用甚久。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集敷贴疗法之大成,标志着本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更为完善的水准。

应用外敷疗法时,若选用鲜品药物,自身含有汁液,只需捣烂外敷即可。若药物为干品,则需将药物研为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赋形剂,如鸡蛋清、酒、水、蜜糖等,调成糊状敷用。由于外敷药的药性有寒、热之分,所以应用时应当分别使用,赋形剂也应辨证选用。

1.风寒头痛:症见头痛连及项背,遇风寒加重,兼见恶风畏寒,口不渴。

芎椒薄荷

【配方】川芎3g、花椒壳3g、薄荷脑lg、葱白适量。

【用法】先将川芎、花椒研成细末,再加入薄荷脑研碎和匀,以捣烂绞出的葱汁调和上药末并做成药饼2个。贴敷于太阳穴,外用胶布固定,4小时后取下药饼。

【说明】皮肤过敏者慎用。

生姜茱萸膏

【配方】生姜30g、吴茱萸15g。

【用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生姜捣烂,同入铁锅内炒热,摊在纸上,再滴适量白酒调成稀糊状。趁热将调好的药糊敷于两足涌泉穴。

【说明】药膏温度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避免烫伤。

乌头白芷

【配方】生川乌、生草乌、白芷各15g,黄丹100g、香油100g。

【用法】将上药用香油浸泡24小时,然后文火煎药,炸焦去渣,在油中徐徐加入黄丹成膏,再将药倒入冷水浸24小时(去火毒)备用。亦可将上药煎成汤剂,加水200mL,煎至60~80mL盛瓶中备用。发作频繁疼痛剧烈者,将中药汤剂用纱布折叠数层湿敷患处,一般1~2天疼痛可以减轻;继将膏剂少许加热摊在纱布块上,贴在患处,每5日换1次。

【说明】心律不齐者慎用。

荞麦粉

【配方】荞麦粉适量。

【用法】将上药炒烫,装入布袋,扎紧袋口备用。取热布袋推熨太阳穴及痛处,冷即更换。

【说明】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附子散

【配方】生附子30g、粗盐100g。

【用法】上药捣碎炒热。贵患侧太阳穴及头部疼痛处,至头痛缓解。

【说明】适用于寒证、虚寒证,热证不宜。

散寒止痛散

【配方】川芎15g、香白芷30g、荆并、薄荷、葱白(切碎)各15g。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炒热后布包。熨患处,凉则再炒再熨,每日1次,每次5~15分钟。

【说明】温度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避免烫伤。

生姜贴

【配方】生姜适量。

【用法】把生姜切成0.1cm厚的薄片,煨热。推责前额及太阳穴。姜片冷即更换,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左右。

【说明】取生姜辛温之性,借热力祛风散寒,治疗风寒头痛,安全有效。

艾蒿热炭袋

【配方】陈艾蒿、苞谷糠各适量。

【用法】上药同炒热。包头上,冷则更换,热药包有效。

【说明】温度要适宜,过热易烫伤,过凉则效力不佳。

2.瘀血头痛:症见经久不愈,其痛如刺,固定不移。

芍归散

【配方】当归12g、川芎6g、香附6g、食盐20g。

【用法】上药共研为粗末备用。将药末炒热,外敷贴头痛处。

【说明】孕妇慎用。

3.热证头痛,风湿头痛:症见头胀痛或头痛如裹。

蚕砂

【配方】晚蚕砂300g、米双酒适量。

【用法】将晚蚕砂与米双酒调匀,炒热用布包好。取布包趁热熨头部,冷则重炒热再熨,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熨3~5天。

【说明】药膏温度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避免烫伤。

4.大寒犯脑:症见巅顶头痛,干呕,吐涎。

吴茱萸枕

【配方】吴茱萸叶适量。

【用法】酒拌袋盛蒸熟。更互枕熨之,痛止为度。

【说明】药袋温度应适宜,避免烫伤。

5.偏头痛:症见头痛剧烈,或左或右,或连及目、齿。

谷精草

【配方】谷精草30g。

【用法】上药研末,用白面糊调摊于纸上。贴于痛处,干后换药。

【说明】本方对风热头痛疗效也很好。

柏籽膏

【配方】嫩柏树果50g、食盐100g。

【主治】偏头痛。

【用法】将上药共捣烂,放入锅内炒热备用。将药趁热敷于患者病侧头部。每天2~3次,连敷5~7天。

【说明】药膏温度以患者可以忍受为度,避免烫伤。

川楝麝香止痛膏

【配方】川楝子4粒、麝香止痛膏1张。

【用法】川楝子去壳捣黏,做成2粒小丸,分别放在2块半张膏药上。贴在两侧太阳穴上,并用热水袋外敷热熨。

【说明】适用于新病证实者,久病体虚者慎用。

白芷止痛散

【配方】荞麦100g、白芷粉5g、醋适量。

【用法】先将荞麦、白芷粉放锅内炒热,然后放醋适量,拌匀。趁热摊于纱布上包痛侧,冷后焙热再包,可反复用3次。

【说明】可同时煎服川芍茶调散1日1剂,血虚加当归,气虚加黄芪

寄生散

【配方】桑寄生6g、干姜粉2g。

【用法】将桑寄生研末,入干姜粉,两药以酒炒热,布包。用上药包患侧太阳穴,1日1次。

【说明】对于久病不愈者尤为适宜。

6.顽固性头痛:症见头痛缠绵,久治不愈,百方无效者。

麝香皂角散

【配方】麝香1.5g、皂角末3g。

【用法】上药混匀备用。将发分开,将上药薄纸裹置患处,包炒盐于上熨之,冷则易。如此数次,永不再发。

【说明】病除即止,不必多用。

7.虚寒头痛:症见头胀痛而眩,心烦易怒,痛势绵绵,神疲乏力。

艾叶

【配方】艾叶。

【用法】艾叶揉碎如棉备用。以帛夹住,包头上,用熨斗熨艾,使热气入内,良久即愈。

【说明】也可以艾绒制成药枕,长期枕用。

川楝子

【配方】川楝子适量。

【用法】川楝子用酒炒热。入包袱内熨之,左侧痛熨左,右侧痛熨右。

【说明】中病即止,不可久用。

8.气血虚弱头痛:症见头痛绵绵、头昏目眩。

子归芍散

【配方】当归、川芎、党参、附子、食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粗未,炒热。用布包热熨患处,凉后再炒再贵,每日1次,每次10分钟。

【说明】适用于虚证,实证不宜。

9.寒湿头痛:症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

三生散

【配方】生乌头、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30g以葱白(连须)7茎,生姜15g,切碎捣如泥,入药末和匀,用软布包好蒸热。包熨痛处,其效颇速,痛可缓解。

【说明】心律不齐者慎用。

10.风热头痛:症见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兼见面目红赤,发热,口渴欲饮。

清热祛风散

【配方】蚕砂15g、生石膏30g、醋适量。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贴于前额,每日1换,3~5天为1疗程。

【说明】本法用于实热证,久病体虚者不宜。

注意

1.注意调好药物干湿程度,以不易流脱而又可以黏着为适当。若药物变干,则应随时更换,或加调和剂调匀后再敷上。

2.在穴位敷药时要尽量对准穴位。

3.皮肤过敏,易起血疹、水泡的患者,慎用外敷疗法。如果敷药后出现血疹、水泡等,则应洗去药物,暂停外敷,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以防感染。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咳嗽敷贴疗法

下一篇:胸痛外敷疗法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