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的生理功能状态和生活环境条件等因素,在针刺治疗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2.穴位埋线,针刺一定到达相应深度,羊肠线一般不要埋在脂肪组织中,以免不吸收或吸收慢。
3.埋线时如有羊肠线或生物蛋白线露出皮肤外,一定要拔出,以免感染。如局部红肿热痛,说明有感染,轻者热敷即可,重者应作抗感染处理。如已化脓,应放出脓液,再作抗感染处理。
4.在做胸背部穴位埋线时应注意针刺的角度,不要伤及内脏、脊髓。在做面部和肢体穴位时应注意不要伤及大血管和神经;在头面部做埋线时,这些部位血管丰富、埋线时过皮后一定要缓慢进针、出针,出针后要用棉球按压针眼片刻,以防出血过多。
5.埋线后针眼处贴创可贴,头部因毛发而无法贴创可贴,可在拔针后,再以碘伏消毒,压迫片刻,同时嘱患者3天内不洗头,其他埋线针眼2~3天内禁止着水。
6.埋线后要让患者休息30分钟再走,以免出现术后反应,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
7.月经期妇女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穴位埋线。怀孕妇女亦应禁止埋线。
8.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瘢痕体质及有出血倾向者等均不宜使用此法。
9.埋线后宜避风寒、调情志,以清淡饮食为主,忌烟酒、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0.若病人的治疗部位在3~4日内发生红肿、疼痛加剧、高烧待续不退,或是全身瘙痒以及肢体皮肤感觉和肌肉运动失常,应引起重视,并根据情况对症处理。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