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又名辣菜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主产于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以安徽、河南产量为大。全国其他各地均有栽培。
传统药性:味辛,性温,微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别录》云:“发汗,主胸膈痰冷上气,面目黄赤。又醋研敷射工毒。”《现1—2.植物全形3.花的纵剖面代实用中药》载:“捣烂如泥,外用作皮肤刺激引赤药。”
现代研究:研末水调外敷可使皮肤发泡。白芥子含白芥子甙(Sinalbin)、芥子碱(Sinapine)、芥子酶(Myrosin)、脂肪油、蛋白质及粘液质。白芥子甙本身无刺激作用,遇水后经芥子酶的作用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p - Hydroxybenzyl isothiocynate)(即挥发性的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Sinapine bisulfate)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生成芥子酸和胆碱。白芥子仁水浸液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研末,酷、水、姜汁或酒调敷患部及所选穴位。
选方:
1.治肿毒初起:白芥子末醋调涂之。(《濒湖集简方》)
2.治小儿乳癖:白芥子研末水调,摊膏贴之,以平为期。(《本草权度》)
3.治瘰疬:白芥子末,醋和贴之,看消即止,恐损肉。(《肘后方》)
4.治哮喘: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净末、延胡索各一两,甘遂、细辛各五钱,共为末,入麝香五分,杵匀,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卫生鸿宝》)
5.治疗膝部肿痛.:取黑色芥菜子100克研末,用烧酒或黄酒调成糊状包敷患处,干了就换,以局部发泡为度。治疗2例,均有效。(《中药大辞典》)
临床报道:
1.支气管炎:用白芥子粉穴位涂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112例,并作对照观察,治疗组在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从开始治疗第三天后加用白芥子粉穴位涂敷作为辅助治疗。用白芥子6克,捣成粉,再用面粉12克掺水调匀成糊状,涂于纱布面,稍加温使其散发出白芥子辣气味,即可敷于患儿背部两肩胛骨第一、二胸椎之间,待皮肤发红(一般不超过10分钟),即可取下,每日1次,3天为一疗程。治疗组1—3岁者应用1个疗程即可痊愈,4~5岁者约需2个疗程,治疗组疗程比对照组平均缩短3天左右。
2.面神经麻痹:有人以白芥子适量研末,白酒调和(水、醋亦可),涂于患侧面部,感觉烧灼疼痛时取下(以局部发红,不起泡为度),每日1次,连用1周。同时加服养血祛风、通经活络之剂。有人用生白芥子研末,醋调成稠糊状,取患侧地仓及颊车穴,伤湿膏或麝香壮骨膏覆盖固定,待局部皮肤出现潮红、刺痒、发泡即将药物取下,水泡待其自然吸收。一次不愈者,1周后可敷第二次,也可同时配合针灸、药物等治疗。
3.痛经、尿潴留:有人用白芥子适量研末,敷神阙穴(脐),用胶布固定,上置热水袋,每次30分钟。亦可用白芥子适量,研末酒调(醋调亦可),敷少腹部(气海、关元穴之处),烧灼疼痛时取掉。
4.淋巴结核:以白芥子为主的“消瘰散”,治疗淋巴结核42例,收到良好效果。药物组成:白芥子20克,百部15克,乌梅15克,狼毒10克。共研细末,米醋适量调匀,敷于患处,先后共敷3次,第一次敷7天,第二次敷5天,第三次敷3天,每次间隔3天。适应症为淋巴结核未破溃者。白芥子外敷有发泡作用,如用后局部起泡,不必处置,令其自行吸收;皮肤过敏者不可用;孕妇忌用,本方不可内服。有人治颈部两侧瘰疬,内服猫草、夏枯草等化痰软坚之品,外用白芥子10克,研末,姜汁调敷患处,3日1次,每次敷2小时,2月后,瘰疬全消。白芥子外敷有发泡作用,皮肤过敏者慎用。朱震亨云:“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淋巴结核属中医的瘰疬范畴,多为痰滞于经络而致,白芥子可利气豁痰,并能祛皮里膜外之痰,佐以乌梅、百部、狼毒、米醋,达到祛痰通络、软坚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效。
5.治滑液囊肿:白芥子末适量,用葱白、鲜姜各等份捣烂取汁,调敷患处起水泡后将药轻轻除去。
6.腱鞘炎:白芥子末加砂糖少许(10:1)和匀,温水调糊,敷患处3~4小时,待局部有烧灼感或蚁行感时,将药去掉,一般再过3个小时局部就会起泡。嘱病人保护好水泡。2-10天水泡吸收后再次敷药治疗。
7.治疗鹤膝风:以白芥子50g,研末姜汁调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敷2小时,3天后右膝关节肿痛全消,行走自如。
按语:白芥子辛温,微毒。可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外敷可发泡,治咳嗽哮喘、瘰疬痰核、风湿痹痛、口眼歪邪等病症。其刺激发泡作用峻烈,临床有白芥子膏外敷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报道,过敏体质者慎用,孕妇、体弱者忌用。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