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耳鼻喉科耳科疾病脓耳正文

脓耳的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1、外邪侵袭,壅遏耳窍

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耳痛逐渐加剧,或剧痛后脓液流出;全身伴发热、恶寒或鼻塞流涕。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或风寒外袭,或污水入耳,水湿内侵,循经上犯,邪毒结聚耳窍,与气血搏结,则耳内疼痛;风性善行数变,常挟寒挟热,而多从火化,故发病急;发热、恶风寒、鼻塞、流涕、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皆为上焦肺热壅盛之征。

治则: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蔓荆子散加减。方中蔓荆子、甘菊花升麻气轻之品升阳清上;木通、赤茯苓桑白皮清热利水去湿;前胡助蔓荆子宣散,助桑白皮而化痰;生地、赤芍麦冬养阴凉血。全方疏风清热,利水去湿而排脓,凉血清热,活血止痛。病初起风热偏盛者,可去生地、麦冬,加柴胡薄荷;若鼓膜红肿、耳痛剧烈者,为火热壅盛,可加野菊花、蒲公英、地丁、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肝胆湿热,熏蒸耳窍

临床表现:耳痛剧烈,耳脓黄稠,耳鸣耳聋;全身可见发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小儿症状较成人为重,可有高热、烦躁、惊厥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证候分析:湿热之邪壅滞肝胆,熏蒸耳窍,故耳内疼痛;耳窍为邪毒阻塞,清气不达,闭而不用,故耳鸣耳聋;邪毒内蕴,不得外解,阻塞经脉气血运行,化腐成脓;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等均为肝胆火热之征。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邪毒易犯,临床症状较为严重。

治则:清肝泻火,利湿排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取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入肝胆以清泻肝胆之火;当归、生地清热活血消肿;车前子、木通、泽泻导热下行。若火毒炽盛,流脓不畅者,可选用仙方活命饮加减,以达到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疗效。小儿热盛宜引动肝风,可加入平肝息风药,如勾藤、蝉蜕;若出现神昏、惊厥、呕吐,应参考“黄耳伤寒”篇处理。小儿脏腑娇嫩,用药过于苦寒会损伤正气,临床用药应加以注意。

3、脾虚失运,湿困耳窍

临床表现:耳内流脓日久,量多而清稀。听力下降或有耳鸣。全身可有头晕、面色少华,纳差,大便溏薄等。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证候分析:湿邪属阴,性黏滞。耳为清空之窍,喜空虚。脾虚运化失健,湿浊停聚,泛溢耳窍,故耳内脓液清稀,量较多,缠绵日久而无臭味;湿浊蒙蔽清窍,故耳鸣耳聋、头晕、头重;头晕、面色少华,纳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等皆为脾虚失于运化,清阳之气不得营运之征。

治则:健脾渗湿,补托排脓。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若湿蕴化热,湿热盛,耳流脓色黄,且耳痛者,加入黄芩、野菊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排脓;耳闷、听力下降者,加菖蒲、蔓荆子等以通窍排脓。若周身倦怠乏力,头晕而沉重,为清阳之气不得上达清窍,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脓液清稀量多、纳差、便溏,为脾虚失于健运,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4、肾元亏损,邪滞耳窍

临床表现:耳内流脓日久不愈,反复发作,量不多,脓液秽浊或呈豆腐渣样,并有臭味,听力减退明显。全身可见头晕,神疲,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

证候分析:肾元亏损,耳窍失养,邪毒留恋,故耳内流脓日久不愈,并反复发作;邪毒久恋,化腐成脓,故耳脓秽浊或呈豆腐渣样,并有恶臭气味;肾精亏损,耳窍失养,故听力明显减退;肾元虚损,脑髓失养,故头晕神疲;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为肾元亏损之征。

治则:补肾培元,化湿祛腐。

方药:肾气丸加鱼腥草金银花、木通、夏枯草桔梗等。方中以肾气丸培补肾元,配以鱼腥草、金银花、木通、夏枯草、桔梗以祛湿化浊。肾阴虚者,若湿热郁久,化腐成脓,气味臭秽,可在前方基础上选用穿山甲皂角刺、板蓝根、金银花、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以活血祛腐。若伴见虚烦失眠,耳鸣,腰膝酸软等症,则可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编辑本段

二、外治法

1、清除耳道内脓液

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外耳道。也可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清除脓液,以利于脓液流出。

2、滴耳

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去脓作用的药液滴耳,如黄连滴耳液,或新鲜的虎耳草捣汁,每日滴耳5~6次。

3、吹药

用具有清热解毒、敛湿去脓作用的药物吹耳,如耳疳散等。吹耳法是古代治疗脓耳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吹药前应先将耳道内脓液清除干净,每次吹入的药散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堵塞及妨碍引流。

4、滴鼻

未穿孔前急性期鼻塞患者,可用芳香通窍的滴鼻剂或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

5、涂敷

如病情严重或脓液刺激,引起耳前后有红肿疼痛,可用紫金锭磨水涂敷,或用如意金黄散调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6、摘除

有肉芽、息肉 鼓室有肉芽或息肉者,可用药物腐蚀或手术摘除,有利于脓液的引流。

7、其他

小儿患病耳周红肿,或脓耳日久流脓臭秽者可择时手术。

三、针灸治疗

1、体针

实热证以取手足少阳经及足厥阴肝经穴为主,一般用泻法;如为虚证,则以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阳经穴为主,多用补法。主穴选耳门听会翳风,配穴选风池外关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脾俞肾俞等,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

2、灸法

虚寒者选用翳风穴悬灸,亦可配合足三里艾灸,每日1次,每次约1分钟。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脓耳的病因与诊断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