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老城里,有一条商业街,座落在南运河畔,全长一千多米,这就是历史上是天津最早的中药商贸街——针市街。
早在明清时期,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天津作为水运交通枢纽而成为京师门户,南来北往的商船,通过海上进入海河,再经三岔河口到达南运河,针市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中心,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清朝早期,南方一些商人通过海运,用木船将当地的土产、药材、竹木、染料、丝绸、茶叶等杂货运到针市街交易,同时也捎来国外生产的“洋货”到此销售,尤其德国产的洋针销量很大,故称这条街为“针市街”。
全国客商云集津门,他们发现天津对中药材需求量很大,于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就把当地出产的药材运到天津贩卖,使药材生意越做越大,销量逐年增加,渐渐将其他商品挤出这条街,使针市街成了中药材销售一条街,一些药铺、药栈、药行及配套服务的产业应运而生。
当时针市街有几家知名的药铺,其中,1833年开业的“隆顺榕成记药庄”较有名气。营业初期只有一间门脸,随着买卖日渐红火,1917年此药庄改扩建,盖成3层大楼,门脸扩建成5间。在门脸正中上方,由天津书法名家华世奎题写了“隆顺榕成记”的牌匾,“药材庄”“参茸局”几个金色大字分别镶嵌在牌匾左右两旁,十分醒目,是天津唯一“卫字号”的老药铺。这家药庄既做批发业务,又有门市零售,买卖越做越大。
在这条街上,还有一家“天津同仁堂药铺”,创办于1852年,经理是张益堂,有3间门脸,店前外墙两侧悬挂两块3米长的通天牌,左侧牌写有“京都同仁堂精选南北生熟地道药材”,右侧牌写有”京都同仁堂精制丸散膏丹参茸药酒”,走在针市街街口,老远就能看到这一对通天牌。店堂的后边有一四合院,用于加工制作中成药,是一家典型的“前店后厂”式中药店铺。
除此之外,在这条街上,还建起了很多专门接待外地药商并帮药商做买卖的药行和药栈,这些药行、药栈是随着药材行业发展而派生出来的辅助性行业,主要任务是居间买卖,牵线搭桥。客商来到药行或药栈,可免费提供食宿和库房,你想买什么药材、卖什么药材,不用自己奔波劳神,行栈都帮你找到买家或卖家,而且还向客户提供市场行情,代客买卖,代办运输,成交后收取买卖双方各2%的佣金。周到而全方位的服务深深地吸引着全国各地客商,纷纷来到针市街做药材生意。
各个行栈在做药材批发业务时都有主营,如隆泰药行主营西北药材的采购和批发的业务,专收西北生产的甘草、黄芪、大黄、枸杞等,然后再批发出去;比较大的厚生药行,座落在针市街的西头,是一深宅大院,有31间铺房、50间库房,员工有36名,药材交易十分繁忙;永聚药栈和泰和药栈主营华北业务,专门收购和批发党参、枣仁、连翘、知母、赤芍等品种;通济元药栈原是河北安国的大户,“七七事变”后,祁洲庙会业务萧条,1937年迁到天津针市街后专营两广药材业务,生意红火兴旺。另外还有信泰隆药行、裕兴厚药行、同兴和药行等近20家行栈落户针市街。药行、药栈的员工业务精、腿勤快,每天奔走于商家和客户之间,了解需求,撮合买卖(当时称为“跑合”),中药材买卖做得红红火火,很多外地药商非常愿意和他们做生意。繁荣的药材生意给这条老街带来了勃勃生机,一车车药材运进针市街,又从针市街发往全国各地,整个街道弥漫着幽幽的药香。
药材生意的兴旺,带动相应配套的其他服务行业,如加工药材的刀坊和专营粉碎药材的碾坊,也纷纷落户针市街,专给药商做切药加工和粉碎加工业务。这两种作坊,设备简单,只需备有药刀、水缸、磨盘、晾席、筛箩等,也不需要多大的场地,有三五人即可开工。还有专管搬运药材的“脚行”,他们在本行内各据一方,划清地盘,各守各界,互不侵犯。有信用的“脚行”除代客搬运药材外,遇到雨天雪夜,还负责苫盖客户露天存放的药材,保证货物的安全。
经过多年的发展,针市街已形成了一条中药材商贸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从早到晚,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私人工商业实行改造,全行业实现了公私合营,一些小的药行、药栈合并到国营公司,员工也随之分配到天津土产公司和天津药材公司工作。隆顺榕和同仁堂两家最大的药店迁出针市街,另觅新址,建立了专业的中药制药厂;一些药行、药栈的旧址也纷纷转做他用,有的改为旅馆,有的改为机关办公,有的改为幼儿园,针市街昔日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已成为历史,但这条中药商贸街奠定了天津中药行业发展的基础,成为天津中药产业的发祥地。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