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常识中药种贮正文

药田缺苗实用补救经验

,埋严实,可保移栽成活。但间苗移栽后要适当补施肥水,以促进个体健壮发育。

育苗移栽:对出苗不全、断垄缺株严重的药田,采用育苗移栽补苗的办法达到全苗。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将处理好、已催芽的药种匀播于育苗床,覆土、稍加镇压,浇透水,并盖上稻麦草保温保湿,一般药种10天左右即可出苗,揭去稻麦草,加强苗床管理,苗高8~15厘米即可带土移栽。为提高药苗内在抗逆力,移栽前几天,除注意昼夜炼苗外,药苗要带肥、带墒、带药,移栽前5~6天施一次起身肥,一般每亩施清水粪1000公斤或尿素5公斤兑水浇施,达到上力不上色。干旱地区移栽后若遇连阴两天,即可成活。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浇水保苗活棵。

注意:无论是间苗移栽还是育苗移栽,都要注意不要伤及药苗根系及生长点,以免降低成活率和出现劣质药材。此外,移栽季节如逢干旱天气,移栽药苗根浅失水严重,能否一次浇足活棵水,是促进移栽药苗早醒、早发、提高成活率、减少缺垄断苗的关键。早茬移栽气温低,蒸发量小,—般每亩浇水2500公斤左右,中、晚茬移栽气温高,药苗真叶多,需水量大,—般每亩需浇水4000~5000公斤。

借苗定株:若在定苗时发现少量缺苗,补种、移栽又已偏晚时,可采取留匀苗、选壮苗、缺一埯留双株、缺二棵留一窝(三苗)或相邻的两埯各留两株的办法,维持合理株数。

消灭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对药用植物幼苗危害严重,有的吮食未出土的药材种子、根、茎,块根、块茎,有的咬食未出土的幼芽或刚出土的子叶或生长点。据观察,一条4龄以上的幼虫,一个晚上平均可咬断药材幼苗3~5株,最多时达10株以上,常常造成药田大量缺苗、断垄,使药材幼苗生长不良。实践证明,防治地下害虫危害,结合使用药剂拌种、根部灌药、撒施毒土、人工捕捉、诱杀成虫、地面施药、植株施药等措施,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止杂草为害:药田苗地若不及时中耕除草,管理粗放,杂草可广布田间隙地大量滋生,传播快,为害严重,容易发生草荒,严重影响药苗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荒田毁苗,造成巨大损失。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实行药田杂草综合防除,把杂草消灭在萌芽期或幼苗期。采用农业防除、机械防除、生物除草、植物检疫、化学除草和覆盖除草等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药田杂草的生长和为害。

追肥保苗:药材幼苗虽需肥不多,但对肥很敏感。晚播苗、弱苗,缓发僵苗提早追施苗肥,能加速其起身搭架,促进早发,使药苗生长均衡,壮而不衰,以扩大群体。—般每亩施尿素5~7.5公斤(或稀薄粪尿水)。追肥时要做到大苗少施,小苗多施,弱苗两侧施,株数多的窝苗转圈施。天旱时追水肥效果更好。但一般高产田、底肥足、施过种肥的,可不施提苗肥。同时,及时追施磷肥,能促进药苗早分蘖,早发根,加快植株生长过程,有利培育壮苗,增加产量。一般每亩施用过磷酸钙10~15公斤,先浸泡一昼夜,后兑水浇施 ,追肥保苗壮苗的效果比较明显。

扶理前茬和“四早”“五抢” 间作套种于前茬农作物的药材。早期农作物还未全部落叶,药苗会有—段时间处于荫蔽之下,光照条件差,通风也不好,在田间湿度较大情况下,容易形成叶窄、串高的弱苗,低位分蘖发生少,难获壮苗。因此,保苗主要是为药材幼苗争光、争温、争时间。可对前茬麦类、油菜等农作物适时扎把扶理,既防止油、麦作物倒伏,又可增加药材行间光照,防止烂苗霉蔸。“四早”即药苗出土后在油、麦田中,要早松土除草,早间苗,早追苗肥,早防治病虫害。“五抢”即在油、麦作物收获前后要抢定苗移苗,抢中耕灭茬,抢施“伤风肥”,抢防治病虫害,抢清理畦沟,防渍防涝,应及时疏通“三沟”,排除积水,降低土壤湿度,改善通气条件,增强根系活力和吸肥机能,促进药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药农要注意半夏块茎腐烂病

下一篇:2010年宜种中药材品种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