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流派正文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伟哉中华,镶以岐黄;千古未绝,唯我无双。明哲煌煌,旁灼之疆;仁道淼淼,泽流四方。华夏大地,幅员辽阔,各地风土人文皆有不同。故岐黄之道,一源多流,越千载而成百家。“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学术流派正如一朵朵姹紫嫣红的鲜花,在中医学的这座大花园里争芳斗艳,各展风姿,在相互争鸣中取长补短,在交叉融合中革故鼎新,成为中医学持续向前发展的不竭源泉、强劲动力和坚实基础。

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经过70年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研究跨度的系列学术研究转变,包括了中医学史、地方病研究、道地药材研究、医籍考研究、地域性医学研究、中医学术流派区域区划研究等学术拓展。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研究意义

曹雪涛院士在谈2011诺奖启示时说:“纵观世界科技史,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体系的提出与完善是与科学学派有关……科学学派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某个领域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在开拓学科发展新领域、提出领域发展新方向、构建新观点新学说、最终推动基础科学理论和重大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学术流派在长期的学术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高层次医学家群体,他们不断提出突破性新说,完善既有理论,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知,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术经验积累的途径、理论产生的土壤、学术发展的动力、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正是因为如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中医流派研究列入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的重要任务。

地域性医学有别于医学史及各家学说

地域性医学(中医学术流派)与中医学史都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以前学术界较重视中国医学史的研究,从民国时期陈邦贤提出《中国医学史》(1919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各家学说》(1964年),逐步发展到《中医学术发展史》(2004年)。但缺少系统的以“空间区域”为核心的地域性医学和地域医学流派研究。

著名中医学家王乐匋先生给洪芳度《新安医学史略》序中写道:“医史,是整个医学的缩影。了解了医学发展的历史,就如同航海而有了指航,入第宅而有了门径一样。”王会昌先生在《中国文化地理》提出:“文化作为一种现象,一种事物,当其在某一中心地域形成之后也像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必然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向新的空间地区转移,形成新的文化中心。”医学和文化一样,都有着历史和时间、空间的积淀,也像河流一样随着时间轴的改变,会发生横摆。

地域性医学研究,属于区域区划研究,是随着我国的区域区划研究逐步发展而来的,如《中国地貌区划》(1959年)、《中国植被区划》(1960年)等。目前中药材研究有《中国道地药材》(1989年)、《中国中药材区划》(2019年),该研究是从“道地药材”的单味药研究到区域区划研究的学术转变。相对于中药材的“形而下”来说,“形而上”的中医学(地域性医学)区域区划研究更为复杂,其内容包含了地貌、文化、经济、行政、风俗、疾病、气候、药材、土壤、水质等相关区划研究。我们都知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中医学术流派的区域区划研究来看,其特征应是“一方水土现一方医”。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同地域、不同致病因素,《神农本草经》中药材生于不同河谷、川谷、河泽的认知。这些均与中国的特殊地理环境(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有关。

研究视角从国家、民族文化向地域性文化拓展

一般来说,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前学术界把华夏(中华)文化作为上位文化,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视为下位文化。近年来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成了华夏文化的源头,他们之间不再被视为上下级关系,而是源和流的关系。正如《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中指出:“地域文化是按地理区域分的中国文化的若干分支。研究区域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文化的空间分布及其特征。”地域文化研究有助于改变有些区域正在面临消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地域性医学)的特色与差异。近期的江南新史学研究也属于其范围内的学术拓展,新安、海派、岭南、江苏、浙江医学等地域性医学研究也是如此。

就中医学术流派而言,它的形成是地域性意识形态(区域医学、文化)与物质基础(科技、经济、环境致病因素、药材空间分布)的综合体现,并随着环境、医、药、人(疾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学术学科建设,地域性医学流派、学派、医派的研究得到国家、学界与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

学术特色与贡献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临床体系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学术呈现

任何一个学术群体的出现,都有其发展的脉络和过程。参考民国时期谢观先生编写的《中国医学源流论》(1935年),内容涉及上古医派,唐宋、金元、明清学派及临床各科等。虽涉及医派、学派,但缺少地域性医学流派的划分。这说明中医学术流派的区域区划研究,在新中国以前是缺乏系统性的整理研究的。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保障中医药临床治疗的两大核心问题。

一是中药材研究,尤其是道地药材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始于1958年谢宗万《论“道地药材”与“就地取材”》。他首次阐述了研究“道地药材”的意义。随着中药材研究的深入,研究领域发生了变化。90年代胡世林主编《中国道地药材》、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区划》,2014年黄璐琦等《中药材区划20年——从单品种区划到区域区划》,以及历史药物地理学研究等。这说明区域区划研究不仅存在于地域性文化、医学、史学层面。

二是地域性医学研究(中医学术流派)的深入。1950~1971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术界多关注地方病的研究,如《中华地方病学》(1950年)、《东北的地方病》、《浙江的地方病》等。到1985年《北方、南方、黄河、长江、燕山医话》等五部医话的相继出版,才有了中医学术流派学术层面的进步,有南北医,长江黄河医,中土医(行政中心)的学术推进。在此之前的1980年前后,地域性医学开始提出:孟河医派、新安医学、海派中医等以空间区域命名的地域性医学。

道地药材与地域性医学是历史医学地理学与历史药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也是医学史研究、各省医籍考研究及方志研究的学术推进,更是地方历史、文化、医学研究积累至一定高度后的学术体现。

地域性医学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的学术贡献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学术争鸣与共识

从2007年起,学术界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观点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学派、流派开始细化,文化意识形态与中医药之间的关系、流派与学说之间的关联等学术探究开始出现,以及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核心问题的探讨。

经过多年的学术发展与探索,目前学界对中医学术流派已达成某些共识。研究有代表性的中医学术流派,具有挖掘中医原创思维,促进中医学术发展,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继承中医学术经验等重要意义和价值。中医学术流派应具备以下特点:“文化底蕴深厚,学术成就突出,名医名著众多,历史影响深远,区域特色明显。”

各地域性医学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的医著特点

(1)全国医学流派研究医著:多见于2011年后,如《争鸣与创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中医临床医学流派》等;临床多涉及中医妇科、皮肤科、骨科的流派著作,如《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中医皮科学术流派与传承》等。

(2)新安医学医著:有成系列的学术流派论著《新安医学流派研究》《新安医学研究集成:学术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新安医学精华丛书》等。

(3)海派医学医著:代表性的有《海派中医流派精粹》《上海中医药文化史》《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等。

(4)江苏医学医著:其中孟河医派的著作最多,也有吴门医派、金陵医派、绍派伤寒及龙砂医学的著作。

(5)浙江医学医著:以浙江医学为核心的著作较多,也有钱塘医派、永嘉医派和宁海医派等。

(6)其余南方各省医学医著:目前南方地域性医学的医著除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外,也有岭南医学、巴蜀医学及福建医学等。

(7)北方医学医著:北方的地域性医学著作主要见于燕京医学、河北医学、天津医学、三晋医学、齐鲁医学、中原医学及龙江医学等。

各地域性医学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的学术特色

我们在开展地域性医学与中医流派研究工作中,搜集整理改革开放40年间(1978年至2018年)2万余篇地域性医学与中医学术流派的学术论文,可以初步从中看到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部分特色与规律。

从搜集到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学术流派相关的论文来看,有以下特点:

(1)论文数量较多的地域性医学流派是:新安医学、海派中医、江苏医派、岭南医学、江西医派等。

(2)从空间来看,江苏地域性医学流派多于他处(吴门、孟河、金陵、扬州、南通、龙砂、山阳、虞山、江阴、昆山等中医流派),其次是浙江地域性医学流派(钱塘、绍兴、永嘉、婺州、衢州、台州、乌镇等中医流派)。

(3)从时间来看,历史时期新安医家世传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新安医学世家简表》载新安家传三代至三十多代共有63家。

(4)当代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最多的地区在上海。

目前海派医学有47家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上海中医药发展史》)

(5)南方医学流派数量多于北方医学流派。

从目前搜索到的中医流派的论文分类来看,北方各省如中原医派、齐鲁医派、三晋医派、河北医派、东北医派等论文数量少于南方医学流派。

对当代及未来医学的意义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是对中医药顶层规划的完善

2019年6月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需要中医药(文化)保驾护航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及其下的各流派传承工作室,是中医传承人培养中医药(文化)自信最重要的临床、学术平台。

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其中有三项重点工作与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的研究息息相关:(1)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2)要加强中医药理论方法继承;(3)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环节。

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研究目前是有顶层规划的,即有国家层面的规划,也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顶层发展设计。十二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遴选了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进行重点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学术流派学术经验的传承发展。

2018年8月31日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分会,这标志着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分会虽然成立较晚,但因其成员贯穿中医药的各个学术领域、各个省份及临床各科,使得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具有全国性的“高度、深度、广度”,其各地域性中医流派分会及流派均各具“临床风格”与“地域性特色”。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是中医药国际化“一带一路”的坚强后盾

目前中医药海外教育已影响到全球五大洲183个国家。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其特点是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与国家,受中医药教育传播的影响越大。这种各国意识形态与医疗认知发生的自我转变,与现代医学居高不下的成本有关。在当前的医疗格局下,中医药见效快、成本低的临床优势与特色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民众、机构接纳。

世界在变,疾病在变,药源地、地理环境亦如是,不变的是临床医学的主旋律:继承与创新。在全球都在接纳中医药的时代,中医药更应该走出去,融入更广阔的天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份力。同时应更严格的律己,完善自身学科建设,以应对未来的医疗战争。

从日本汉方、韩医、越医及美国、英国五行针灸流派等不同地域文化与中医药融合的呈现来看,不同的地域文化与中医药融合后都可能出现新的流派。但中医学术流派的核心——临床与疗效是不会变的。各地域性医学流派均有各自的特色及临床优势,这将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坚强后盾。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是未来医学交叉、融合、创新的基础

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就是各地域性医学在历史进程中不断交叉、融合、创新的体现。地域性医学及中医学术流派之间如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临床水平,共同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就地域性医学及中医学术流派的交叉、融合及创新来看,我们可以借鉴新安医学及海派医学的发展模式。新安医学与海派中医都是我国地域性医学中的高地,也是中医流派中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医学流派,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既指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又指浩浩荡荡的世界大势。“万紫千红总是春”形容各文明、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创繁荣的地球村。这个诗句也同样可以启迪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我们既要尊重中医学术流派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又要鼓励各学术流派的相互借鉴和交叉渗透。唯有如此,才能迎来中医学术流派万紫千红的春天,才能识得中医学全面振兴的 “东风”。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王氏脊椎疗法

下一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