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理论正文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如家庭、宗教、经济和卫生保健制度。

②社会经济情况,主要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③社会文化变迁,即由各种因素导致的社会与文化重大变化。如社会动荡、价值观念、风俗习惯、道德标准的变化。

④社会结构,指构成社会各种要素及其分布情况,如社会阶层、城乡、婚姻等。

⑤生活方式或行为,即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物质和精神的消费活动,以及自杀与自残、吸毒、酗酒、性变态、赌博等社会变态行为。

⑥社会性灾害,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争等人为灾害。

⑦社会心理状态,指在社会心理刺激、社会歧视、社会隔离状态下造成的人格、精神和心理障碍。人类社会的各种变化,都会通过人们的心理影响躯体,即影响人的情志活动,如果人体不能自行调节与之适应,就会导致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从而产生疾病和诱发宿疾。

(二)体质因素

体质是因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个体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正气的盛衰,因此体质的强弱常常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否。体质的差异,还决定着个体对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如偏阳体质易感风、暑、热邪,耐寒;偏阴体质易感寒湿之邪,耐热。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不同,发病倾向性也不同,如肥胖之人或痰湿内盛者,易感寒湿之邪,易患中风、眩晕之疾;瘦人或阴虚之体,易感燥热之邪,易患肺痨、咳嗽诸疾。体质还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感受相同的病邪,因个体体质不同,病邪性质往往顺从体质特征而变化,如素体阴虚阳亢者,受邪后多从热化;素体阳虚阴盛者,受邪后多从寒化;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燥化;素体气虚湿盛者,易致邪从湿化等。从而表现为热证、寒证、燥证、湿证等不同的证候类型。

(三)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的好坏,是影响正气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的精神状态受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及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情志舒畅,精神愉快,气机通畅,气血调和,则脏腑机能协调,正气旺盛而健康少病。如果情志异常波动,或多思善虑,非忧即怒;或痴情妄想,所愿不得;或境遇变化,情绪低沉;或意外刺激,情绪紧张;或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噪音、自然灾害等,均可严重地影响人体的精神状态,导致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正气不足,从而易于感邪发病。因此调摄精神,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胎传因素,二者均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其一,遗传因素和胎传因素决定体质类型。不同的体质对病邪的易感性和耐受性不同,因此影响疾病的发生有所差异。其二,人类在遗传过程中,亲代所发生的某些疾病也相应地遗传给子代,此即所谓“遗传病”;胎儿在母体发育过程中,各种因素通过母体作用于胎儿,致使其出生后易患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梅毒等,此即所谓“胎传病”。遗传病和胎传病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它们是从父母接受的遗传信息或胎传病邪所引发的,因此在胎儿期就已形成,或处于潜在状态,很多疾病是终身的,除非经特殊治疗,否则将痛苦一生。遗传疾病是以垂直方式一代传给一代,故某些疾病常以一定的比例出现于同一家庭中,胎传疾病则无家族性。

|<< << < 1 2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发病的基本原理

下一篇:发病形式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