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参,又名竹节三七。为珍贵药材之一。始见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滋补壮阳、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的功效。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m c.A.Mey.的干燥根茎。属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根茎横卧,节结膨大,节凹短,每节有一个浅圆形茎基痕,呈竹鞭状,侧面常生数个圆锥状肉质根。茎圆柱形,具纵条纹。掌状复叶3~5片,轮生于茎顶,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或少数分枝。5~6月开淡绿色小花。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红色,顶端常为黑色。
产地与分布 主产贵州、云南、四川、陕西、广西、湖北等省区。,此外,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河南等省亦有分布。
鉴别要点 竹节参(三七)与明三七的鉴别要点是:竹节参是根茎,呈竹鞭状,每节有一浅圆形凹陷茎痕;而明三七是竹参的子根,故无竹节参的浅圆茎痕特征,可资区别。
名典鉴别 清?《本草纲目拾遗》载:“昭参。即人参三七,产昭通府。肉厚而明润,颇胜粤产,形如人参中油熟一种。王子元官于滇,曾以此遗外舅稼村先生,予亲见之,状较红参润,大小不等,味微苦甜,皮上间有带竹节纹者。”
快速鉴别 1.竹节参:根茎呈竹鞭状,扁圆柱形,稍弯曲。长5~22cm,直径1~2.5cm,节密集,每节上有一圆形深陷的茎痕。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皱纹和根痕。质较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至淡黄色,有多个淡黄色维管束点痕,排列成圈。气味香,味苦微甜。
2.明三七:根呈圆锥形或长条形,尾端细小,常有分叉。长5~10cm,直弪1~3cm。表面棕黄色,有纵皱及不明显断续环纹。质坚实,断面淡黄色或淡棕色。品质以身干、条根肥壮者佳。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