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方剂中药方剂F正文

防风散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葛根1两(锉),独活1两,茵芋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芎䓖1两,细辛1两,白术1两,麻黄1两(去根节),羚羊角屑1两,人参1两(去芦头),石膏2两,汉防己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口噤不开,烦热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1合,更煎1-2沸,放温,不拘时候,拗开口灌之。

【摘录】《圣惠》卷十九

防风散--《魏氏家藏方》卷一

【处方】厚朴2两(去皮,姜汁制),陈皮2两(去白),甘草2两(炙),藁本2两,独活3两,防风3两(去芦),桔梗(微炒)3两,苍术(于木臼内略杵去皮,却入布袋内打,净称)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伤寒时气,头痛壮热,恶风,百节酸疼,肩背拘急,面赤虚烦,声重咳嗽,寒热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1大盏,煎7分,温服;沸汤点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一

防风散--《直指》卷十七

【处方】麻黄1分半(去节),牵牛1分半(炒,取末),甘草(炙)1分半,杏仁1分(去皮),防风1分,半夏1分(制),芍药1分,辣桂1分,白芷1分,防己1分,当归1分,川芎1分,羌活1分,独活1分,槟榔1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风肿皮粗,麻木不仁,或时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4片,紫苏3叶,煎服。

【摘录】《直指》卷十七

防风散--《圣惠》卷十九

【别名】防风汤

【处方】防风2两(去芦头),甘草3两(炙微赤,锉),独活3分,当归1两,赤茯苓1两,秦艽1两(去苗),茵芋半两,桂心3分,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血痹,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防风汤(《圣济总录》卷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九

防风散--《圣惠》卷十九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羌活2两,川升麻1两,桂心1两,芎䓖2两,羚羊角屑3分,麻黄1两(去根节),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薏苡仁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口面㖞僻,手足不遂,风入于脏,则语不得转,心神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加竹沥1合,重煎1-2沸,不拘时候稍热服。如人行5-7里再服,以衣盖之,汗出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九

防风散--《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芎䓖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1两,海桐皮1两(锉),当归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半,独活1两,细辛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腲退风,肌肉虚满,肢节缓弱,皮肤不仁,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防风散--《杨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防风(去芦头)、川芎、香白芷、甘菊花、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祛风明目。主时性时疫温病,嗽喘烦渴,头痛体疼,眼目涩多睡,肌肉蠕动,痰逆忪悸。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荆芥汤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防风散--《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处方】防风2两(去叉),母猪肉2两。

【制法】上同煮数沸,去猪肉,取防风焙干,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白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防风散--《圣惠》卷十

【处方】防风1两(去芦头),木通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川升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防风散痧汤

下一篇:防风必效散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