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常识 --> 中药方剂 --> 中药方剂D --> 地黄丸

地黄丸

地黄丸用于滋肾,阴,补肝血。主治肝肾阻虚,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咽喉燥痛,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骨蒸劳热,遗精早泄,消渴引饮,小便频数,尿血便血,虚火牙痛,齿龈出血,须发早白;妇女月经先期,经来量少;小儿囟开不合,羸瘦骨蒸,行迟、语迟、齿迟,舌红少苔,脉细数。现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以及各种肿瘤晚期属肝肾阴虚者。此外用于养生保健,抗衰老,治疗早衰所表现的各类证候。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或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地黄丸--《眼科全书》卷三

【处方】熟地2两,当归1两,赤芍1两,石斛1两,藁本1两,夏枯草1两,楮实子1两,青葙子1两,蔓荆子1两,草决明1两,龙胆草1两,白芍1两,黄芩1两,远志(去心)5钱,黄耆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黑风内障。初发时,头旋脑痛,眼涩生花,往来昏黑。

【用法用量】每次30丸,食后服,日3次。

【摘录】《眼科全书》卷三

地黄丸--《育婴秘诀》卷上

【处方】山药3钱,山茱萸(酒浸,去核取肉)3钱,熟地黄3钱,独活2钱,川续断(酒洗)2钱,白茯苓2钱,丹皮2钱,泽泻2钱。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肾。主治小儿痫瘫在左者。此为肝血虚,筋无所养,故筋急拘挛强直。

【用法用量】空心温酒送下。手不利,加肉桂;足不利,加牛膝;手足俱不利,并加之,各2钱。

【摘录】《育婴秘诀》卷上

地黄丸--《普济方》卷二三二

【处方】熟干地黄(焙)3分,桂(去粗皮)3分,防风(去芦)5钱,乌头(炮裂,去皮脐)5钱,芎穷5钱,桃仁(汤浸,去皮尖,炒,别研)5钱,牛膝(酒浸,切,焙)5钱,石斛(去根)5钱,干姜(炮裂)5钱。

【制法】上除桃仁外,共为末,与桃仁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羸瘦,不思饮食,脏腑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日午、夜卧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二

地黄丸--《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

【处方】熟地黄2两(酒蒸2次,焙),生地黄2两,川当归1两半(去芦),川牛膝1两,金钗石斛1两(切,酒浸,焙),菟丝子1两(酒浸,炒,别研),车前子1两,防风1两,枳壳(略洗,去瓤,麸炒)1两,杏仁(麸炒,先用汤泡过,去皮尖,别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平补,壮气血,悦精神。主治内外障及眼见飞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1日1次。先服此方半月,次服羌活丸5日.然后用立应散搐鼻。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八引《卫生家宝》

地黄丸--《普济方》卷二二八

【处方】干地黄5两,茯苓5两,玄参5两,泽泻4两,薯蓣4两,山茱萸4两,桂心4两,芍药4两,附子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劳损虚羸,伤寒冷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酒送下。以知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二二八

地黄丸--《医方大成》卷十引钱氏方

【处方】熟干地黄8钱(洗,焙干),泽泻(洗)2钱,牡丹皮(去心)3钱,牛膝3钱,山茱萸3钱,白茯苓(去心)3钱,鹿茸(酥炙)4钱,干山药4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禀赋不足,肾虚不生骨髓,头囟不合,并体瘦骨露,有如鹤膝者。

【用法用量】3岁以下每服2-3丸,空心温水化下。

【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钱氏方

地黄丸--《普济方》卷二三一引《经验良方》

【处方】生干地黄、杏仁、甘草、贝母、麻黄(去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润肺出声。主治劳嗽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噙化。

【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一引《经验良方》

地黄丸--《急救仙方》卷三

【处方】甘菊花半两,木贼半两,苍术3钱,地黄3钱,枸杞子3钱,荆芥3钱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风明目。

【用法用量】方中甘菊花用量原缺。

【摘录】《急救仙方》卷三

地黄丸--《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地黄(酒蒸熟)1两6钱,槐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分享到:

本页关键字:地黄丸  补肾地黄丸  九味地黄丸  补骨脂丸  干地黄丸  地黄煎丸、生地黄丸  菊花丸  赤芍地黄丸  抑阴丸  断欲丸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地黄二至丸        下一篇:大麦敷方

>> 返回中药方剂D页面    >> 返回首页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特别链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健康网站

合作网站

关于我们 | 投稿启事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03-2012 zhzy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