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丸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癖,痰吐不止,两胁胀痛,气喘上奔,不下食饮。
【用法用量】大黄桃仁丸(《圣济总录》卷七十三)。方中小草,原作“甘草”,据《圣济总录》改。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大黄丸--《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当归3分(锉,微炒),芎䓖3分,诃黎勒皮1两,槟榔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干姜3分(炮裂,锉),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聚积气,心腹妨闷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大黄丸--《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栝楼根1两,芎䓖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槟榔1两,桂心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利大小肠。主治消渴腹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大黄丸--《外台》卷三十八
【处方】大黄5两(捣末),大麻子5两(熬,勿令焦,待冷于簸箕中以手挪去皮,取仁研如膏)。
【制法】上药合治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通畅壅秘。主治乳石发动,热气上冲。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至20丸,以汤饮送下。以宣利为度。
【摘录】《外台》卷三十八
大黄丸--《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处方】大黄12分,厚朴4分(炙),枳实4分(炙),芒消8分,杏仁6分(去皮尖),葶苈子4分(熬)。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胸胁妨闷,胃中客气,大便苦难。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以饮送下,1日2次。稍稍加,以大便微调为度。
【注意】忌生冷、油腻、粘食。
【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大黄丸--《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川大黄1斤(生,为末),鳖甲3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枳壳2两半(麸炒微黄,去瓤),当归1两半(锉,微炒),赤芍药1两半,京三棱3两(微煨,锉),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为散,先以米醋3升,熬大黄为膏,次入诸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癖气,时攻心腹疼痛,令人不思饮食,渐为瘦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大黄丸--《圣惠》卷四十九
【处方】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木香半两,肉豆蔻半两(去壳),硼砂半两(细研),干姜半两(炮裂,锉),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槟榔半两,桂心半两,蓬莪术1两,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硼砂,研令匀,以醋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症病,心腹妨闷,不欲饮食,四肢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大黄丸--《准绳·幼科》卷八
【处方】大黄3分,干地黄3分,茯苓3分,当归3分,柴胡3分,杏仁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胃气不调,不嗜食,不生肌肉。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饮送下,1日3次。
【摘录】《准绳·幼科》卷八
大黄丸--《普济方》卷三一一
【处方】大黄2两,桃仁(去皮尖,熬)21枚,虻虫21枚(去翅足,熬)。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被打有瘀血。
【用法用量】纳酒1升中,煎取7合,1服之。
【摘录】《普济
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大黄丸 甜葶苈丸 葶苈丸 大黄桃仁丸 知母大黄丸 涤中丸 承气丸 细丸 头痛 心胸烦躁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中医中药网整理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精彩推荐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787618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