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T正文

桃仁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Táo Rén

【别名】桃核仁(《本经》)。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6~7月果实成热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放阴凉干燥处,防虫蛀、走油。

【原形态】

①桃(《诗经》)又名:毛桃(《纲目》),白桃、红桃。

落叶小乔木,高达8米。小枝绿色或半边红褐色,无毛,冬芽有细柔毛。叶互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中部最阔,长8~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7~12毫米,具腺点。花通常单生,直径约2.5~3.5厘米;具短梗;萼片5,基部合生成短萼筒,红色,外面有绒毛;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筒边缘;子房1室,花柱细长,柱头小,圆头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7厘米,有短绒毛;果肉白色或黄色;核极硬,有不规则的凹点及深沟。种子1枚,扁卵状心形。花期4月,先叶开放。果熟期6~7月。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②山桃(《尔雅》),又名:榹桃(《尔雅》),山毛桃、野桃、花桃。

落叶小乔木,高5~9米。叶互生;托叶早落;叶柄长1.5~3厘米;叶片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2~3.5厘米,中部以上渐尖,近基部最宽,基部呈广楔形或圆形,边缘具细锯齿。花单生;萼片5,多无毛;花瓣5,阔倒卵形,粉红色至白色。核果近圆形;黄绿色,表面被黄褐色柔毛,果肉离核;核小坚硬,表面有网状的凹纹。种子1枚,棕红色。花期3~4月。果期6~7月。

多生于石灰岩的山谷中。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的根及根皮(桃根)、去掉栓皮的树皮(桃茎白皮)、嫩枝(桃枝)、叶(桃叶)、花(桃花)、成熟的果实(桃子)、未成熟的果实(碧桃干)、树脂(桃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主产四川、云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

【性状】干燥种子呈扁平长卵形,长1~1.6厘米,宽0.8~1厘米,外表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纵皱。先端尖,中间膨大,基部钝圆而扁斜,自底部散出多数脉纹,脐点位于上部边缘上,深褐色,棱线状微突起。种皮菲薄,质脆;种仁乳白色,富含油脂,2子叶之结合面有空隙。气微弱,味微苦。以颗粒均匀、饱满、整齐、不破碎者为佳。

【化学成份】桃仁含苦杏仁甙约3.6%,挥发油0.4%,脂肪油45%;油中主含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亚油酸甘油酯。另含苦杏仁酶等。

【药理作用】苦杏仁甙之药理见杏仁条。桃仁的醇提取物有抗血凝作用及较弱的溶血作用。对正常大鼠有降压作用,乃中毒所致。桃仁提取物0.5克(相当生药4.0克)溶于1毫升水中,每日饲喂大鼠,共1周,对血糖、血清蛋白、肝功能检查,及肺、心、肝、脾、肾及肾上腺的组织学检查,皆无异常。

【炮制】除去硬壳杂质,置沸水锅中煮至外皮微皱,捞出,浸入凉水中,搓去种皮,晒干,簸净。

【性味】

苦甘,平。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苦甘辛,平,无毒。

【归经】

入心、肝、大肠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大肠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

【功能主治】

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①《本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②《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癥瘕,通脉,止痛。

③孟诜:杀三虫,止心痛。

④《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

⑤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

⑥《滇南本草》:治血痰。

⑦《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桃仁

下一篇:桃仁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