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T正文

通草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Tōnɡ Cǎo

【别名】寇脱(《山海经》),离南、活菟、倚商(《尔雅》),葱草(《本草汇言》),白通草(《药性切用》),通花(《草木便方》),花草(《中国树木分类学》),大通草(《四川中药志》),通大海、泡通(《贵州民间方药集》),五加风、宽肠、大通塔、大木通、五角加皮、通花五加、大叶五加皮(《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秋季采收,选择生长2~3年的植株,割取地上茎,截成段,趁鲜时取出茎髓,理直,晒干。放置干燥处。将茎髓加工制成的方形薄片,称为方通草;加工时修切下来的边条,称为丝通草。

【原形态】

通脱木(《本草拾遗》)

灌木,高可达6米。茎木质而不坚,中有白色的髓,幼时呈片状,老则渐次充实,幼枝密被星状毛,或稍具脱落性灰黄色绒毛。叶大、通常聚生于茎的上部.掌状分裂,长可达1米,基部心脏形,叶片5~7裂,裂片达于中部或仅为边裂,头锐尖,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有白色星状绒毛;叶柄粗壮,长30~50厘米;托叶2,大形,膜质,披针状凿形,基部鞘状抱茎。花小,有柄,多数球状伞形花序排列成大圆锥花丛;苞片披针形;萼不明显;花瓣4,白色,卵形,头锐尖;雄蕊4;花盘微凸;子房下位,2室,花柱2,离生,柱头头状。核果状浆果近球形而扁,外果皮肉质,硬而脆。花期8月。果期9月。

本植物的根(通花根)、花蕾(通花花)、花粉(通脱木花上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分布福建、台湾、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状】

干燥茎髓呈圆柱形,一般长0.3~0.6米,直径1.2~3厘米。洁白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柔软,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中部有直径0.5~1.5厘米的空心或白色半透明的薄膜,外圈银白色,纵剖之见有层层隔膜,无臭无味。以色洁白、心空、有弹性者为佳。

产贵州、云南、台湾、广西、四川等地。

方通草:呈方形的薄片,微透明、平滑、洁白、似纸质而轻软。丝通草:为不整齐之细长条片。

【化学成份】含灰分5.95%、脂肪1.07%、蛋白质1.11%、粗纤维48.73%、戊聚糖5.83%。尚含糖醛酸28.04%,其一部分存在于聚β-D-半乳糖醛酸(这种多糖溶于草酸铵溶液)。另含溶于入NaOH溶液的多糖,其水解产物中含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和木糖。

【炮制】通草:拣去杂质,切片。朱通草:取通草片,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外面挂匀朱砂为度,取出,晾干。(每通草片10斤,用朱砂10两)

【性味】

甘淡,凉。

①《本草拾遗》:无毒。

②《医学启源》:气平,味甘。

③《本草蒙筌》:味甘淡,气平。

④《纲目》:甘淡,寒,无毒。

【归经】

入肺、胃经。

①《纲目》:入太阴肺、阳明胃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小肠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太阳,手少阴、太阳。

【功能主治】

泻肺,利小便,下乳汁。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

①《日华子本草》: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

②《本草图经》:利小便,兼解诸药毒。

③《医学启源》:除水肿癃闭,治五淋。《主治秘诀》云,泻肺。

④《本草缶要》:治目昏耳聋,鼻塞失音。

⑤《长沙药解》:通经闭,疗黄疸,消痈疽,利鼻痈,除心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绵裹塞鼻。

【注意】

气阴两虚,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①《本草经疏》:虚脱人禁用,孕妇人勿服。

②《本草汇言》:阴阳两虚者禁用。

③《本草从新》:中寒者勿服。

【附方】

①治热气淋涩,小便亦如红花汁者:通草三两,葵子一升,滑石四两(碎),石苇二两。上切

|<< << < 1 2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通草

下一篇:通草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