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H正文

鹤虱

肌标本上,它能降低乙酞胆碱引起的收缩。东北鹤虱的果实,试管内对蚯蚓、猪蛔虫、水蛙均有杀虫作用;10%鹤虱酒精提取物1ml于试管内对猪蛔头部作用不明显,须加入25ml才能使之挛缩停止。50%及25%浓度的鹤虱液体外实验,20小时后仅有少数的鼠烷虫Aspiculalistetraptcra死亡。

【毒性】毒性: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000 mg/kg。

【性味】味苦;辛;性平;小毒

【归经】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主治蛔虫病;晓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多入丸、散;煎汤,5-10g。

【注意】鹤虱有毒;孕妇禁用。

【附方】①治小儿疾病多有诸曳,腹中疼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无休止,亦攻心痛,呕吵涎沫,或吐清水,四肢赢困,面色青黄,饮食虽进,不生肌肤,或寒或热,沉沉嘿嘿:胡粉(炒)、鹤虱(去土)、摈榔、苦株根(去浮皮)各五十两,白矾(枯)十二两半。上为未,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一岁儿服五丸,温浆水人生麻油一两点,调匀下之,温米饮下亦得。不拘时候。(《局方》化虫丸)②治蛔咬痛:鹤虱十两,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以蜜汤空腹吞四十丸,日增至五十丸。慎酒肉。(《古今录验方》)③冶大肠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鹤虱未,水调半两服。(《怪证奇方》)④治齿痛:一、鹤虱一枚,擢置齿中。(《纲目》)二、鹤虱煎米醋漱口。(《纲目》)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蛔、蛲虫,用之为散,以肥肉汁,服方寸匕;亦丸、散中甲。

2.《日华子本草》:杀五脏虫,止疟及敷恶疮上。

3.《开宝本草》:心痛,以淡醋和半匕服。

4.《本经逢原》:善调逆气,治一身痰凝气滞,杀虫。

5.《岭南采药录》:疗恶府,解蛇毒,均捣敷。

6.《现代实用中药》:治腹痛,为绦虫、烷虫、蛔虫之驱除剂。

7.《药材资料汇编》:治久痢。

【临床应用】治疗钩虫病。取鹤虱3两,洗净后水煎两次,药液混合浓缩至60ml(每10ml相当原生药5钱),过滤,加少量白糖调味,成人每晚睡前服30ml,连服两晚。小儿及年老体弱者酌减。观察57例,治疗后15天复查大匣,钩虫卵阴性者45例,阳性者12例,阴转率79%。治疗前合并蛔虫感染31例,治疗后复查大便,结果有19例蛔虫卵阴转。说明鹤虱亦有驱蛔作用。少数病例服药后数小时或第二天有轻微头晕、恶心、耳鸣、腹痛等反应,可自行消失。

【摘录】《中华本草》

|<< << < 1 2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鹤虱

下一篇:鹤虱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