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C正文

刺楸树皮

或稍弯曲,末端钝圆,直径16-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胞腔狭细。④钉刺中纤维大多成束,淡黄色或黄棕色,呈长梭形,末端斜尖或钝圆,直径18-30μm,壁厚,木化,斜纹孔稀少,孔沟一般不明显。⑤石细胞呈类长圆形、类长方形或纹锤形,直径34-52μm。⑥分泌道多破碎,分泌细胞含有细小油滴。⑦木栓细胞无色或淡棕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壁薄或稍厚,纹孔有的可见。⑧筛管分子端壁极倾斜,复筛板易察见,筛域十数个,呈梯状排列。⑨淀粉粒稀少,类圆形,直径2-3μm。此外,落皮层组织碎片甚多,黄棕色或纵横棕色或红棕色,纹孔及孔沟明显。

【化学成份】含刺楸根皂甙(kalopanaxsaponin)A[1],生物碱(alkaloids),皂甙类(glycosides),鞣质(tannin)和挥发油(essen-tial oils)[2]。

【鉴别】量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置试管中,加蒸馏水10ml,于水浴中加热10min,放冷,取上清液,置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检查皂甙)(2)取本品粉末1g,加70%已醇10ml热浸,浸出液滤过,水浴上蒸干,加浓硫酸-已酸酐试液2滴,颜色由黄变至红、紫色,后为蓝色。(检查萜类皂甙)

【炮制】用水洗净,去刺,润透,切丝,晒干。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杀虫止痒。主风湿痹痛;腰膝痛;痈疽;疮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

1.《四川中药志》:祛风行血,除湿杀虫。治腰膝疼痛,风寒湿痹及疥癣。

2.《江苏药材志》:杀虫,消肿,排脓生肌。治恶疮,疽瘘,痈肿,疳痔,咳逆上气,口疮。3.《陕西中药志》: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炎。

【摘录】《中华本草》

|<< << < 1 2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刺楸树皮

下一篇:刺猬皮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