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路旁、林边、草地、村庄附近及沟边较阴湿肥活的土壤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及西南地区。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阴湿。以疏松肥活的夹沙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繁殖:用育苗移栽法。春、夏、秋季均可播种育苗,每1hm2用种量7.5kg。在生长3-4片真叶时移栽,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每穴栽3-4株。分析繁殖:除在冬季中耕,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每穴栽3-4株。分株繁殖:除在冬季中耕除草时,拣用已生根的匍匐枝栽种外,还可在第2年的2-3月分苗栽种。为创造其喜荫环境,可间种蚕豆、豌豆、玉米等地。
田间管理 5、6月各种耕除草、追肥1次。9-10月采收后还需进行1次,以便继续生长。以后每年中耕除草3次。第1次在春季出苗后。每2次在6月,第3次在9-10月采收后,栽培2-3年后,庆翻兜另栽。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10-25cm。根细小,暗黄色。地上部分灰黄色或暗绿色,密被白柔毛。茎细,具四棱,质轮柔韧,不易折断。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1.5-2.5cm,绿褐色,两面密被白色柔毛,边缘有波状锯齿;叶柄具狭翅。轮伞花序腋生,小花二唇形,黄褐色。气微,味苦。
以色绿、花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片表面观: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壁薄,近毛基部的表皮细胞有的具角质层纹理。气孔多为直轴式,也有不定式。非腺毛多见,2-10(-20)细胞,平直或稍弯曲,长63-1500(-4000)μm,直径18-21(-86)μm,表面有角质细条纹和壁疣。短柚腺毛头部圆形或扁圆形,1-2细胞,直径22-32μm,含淡黄色物,柄单细胞。长柄腺毛,头部圆球形,有时顶部微凹,单细胞,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