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B正文

白毛夏枯草

白毛夏枯草 《*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 Bái Máo Xià Kū Cǎo

【别名】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盘、破血丹(《植物名实图考》),退血草、散血草(《分类草药性》,伏地筋骨草(《江苏植物名录》),白夏枯草(《苏州本产药材》),散血丹、白毛串、白喉草、四季春草、大叶刀焮草(《福建民间草药》),青鱼胆草、苦地胆、透骨消(《广西中兽医药植》),四时春(《闽南民间草药》),地龙胆、活血草(《四川中药志》),雪里开花、青石藤、朋花、一盏灯、野鹿衔花、天青地红、叶下红、爬爬草(《湖南药物志》),白调羹、和胶毒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筋骨草的全株。3~4月或9~10月,采取全株,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茎方形,基部匍匐,多分枝,全株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有柄,卵形、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粗齿,上面绿色,幼时下面紫色,两面有短柔毛。花轮有数花,腋生;在枝顶者集成多轮的穗状花序;苞片叶状卵形,生于花轮下方;萼钟状,有5齿,齿三角形,外面和齿边有白色长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唇形,外面有短柔毛,内部有毛环,上唇半圆形,极短,下唇外折,3裂;雄蕊4,2强,着生花冠筒上而略伸出筒外;雌蕊1,子房4裂,花柱丝状,柱头2裂。小坚果灰黄色,具网状皱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长于路旁、河岸、山脚下、荒地上。分布几遍全国。

【化学成份】全草含黄酮甙及皂甙、生物碱、有机酸、鞣质、酚性物质、甾体化台物、还原糖等。甾体化合物中,含杯苋甾酮、蜕皮甾酮以及微量的筋骨草甾酮C等昆虫变态激素;另含一种与此激素作用相反的成分筋骨草内酯。根含筋骨草糖。

【性味】

苦甘,寒。

①《本草拾遗》:"味甘,平,无毒。"

②《纲目拾遗》:"性寒,味苦。"

③《本草再新》:"有小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肺经。"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气管炎,吐血,衄血,赤痢,淋病,咽喉肿痛,疔疮,痈肿,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金疮止血,长肌,断鼻中衄血,取叶挼碎敷之;亦煮服断血瘀及卒下血。"

②《纲目拾遗》:"专清肝火。"

③《木草再新》:"清火开气。"

④《植物名实图考》:"养筋,和血,散寒,酒煎服。""捣敷疮毒。"

⑤《分类草药性》:"退火散血,消肿毒。跌打损伤,泡酒服。"

⑥《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消肿解毒。治痢疾,白喉,喉炎,扁桃腺炎,婴儿头面湿疹,疔疮,牙痈,牙痛,乳痈,狂犬咬伤。"

⑦《四川中药志》:"治痨伤,咳嗽。吐血及妇人血气痛。"

⑧《闽东本草》:"治手掌或手指刺伤,蛇虫叹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3两);打汁或研末。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附方】

①治痢疾:鲜筋骨草三两。捣烂绞汁,调蜜炖温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喉痛:白夏枯草,开水泡,内服。(《江苏植药志》)

③治危笃肺痈痿症:雪里青捣汁服,如吐尤妙。(《纲目拾遗》)

④治肺痿;雪里青。捣汁,加蜜和匀,作二次服,每日服五、七次。(《纲目拾遗》)

⑤治肺痨:金疮小草全草二至三钱。晒干研末服,每日三次。(《湖南药物志》)

⑥治肿痛,散风火结滞,咳血:雪里青根,精猪肉切片层层隔开,白酒淡煮至烂食之。

⑦治咽喉急闭:雪里青捣汁灌之。

⑧治单双蛾:木莲蓬、雪里青根叶捣汁,米醋滚过,冲入前汁,含少许咽之,吐出愈。

⑨治齿痛:雪里青捣汁,含痛处,再用酒和服少许。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白残花

下一篇:白毛委陵菜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