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女科全称“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始于明洪武年间(约公元1368年)。自其一世沈庻悬壶业医,世代相传绵延至今,已历21代达650年。在其不断的临床实践与传承创新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用药技巧。“分级用药”即根据病人症状或体征的轻重程度,确定用药级别,选择该适应级别内的药物进行组方的临床用药策略,肇端于《黄帝内经》,是历代中医作为“隐性知识”运用于处方过程中的用药原则,其在沈氏女科长期积累的用药经验中同样存在。沈氏女科的“分级用药”理论,不仅厘定了药物最终选择的依据,更提示了方剂应用的加减原则,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沈氏女科运用分级用药理论,进行处方用药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其对于活血止痛药的级别划分以及分级序贯使用。
活血止痛药的级别划分
沈氏女科最初以治疗女子的妇科、内科病症为主,因此在治疗瘀血疼痛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总结沈氏女科第19代、第20代传人的临床用药经验,得到其治疗瘀血疼痛的常用药物,我们可将其划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根据不同级别的瘀血、疼痛程度,确定相应的用药级别。
级别一:行气活血以止痛。延胡索又名“元胡索”,通称“元胡”,其所含生物碱能明显提高痛阈而缓解痉挛性疼痛,《本草纲目》称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盖延胡索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元胡有催眠镇静、安定降压的作用,尤其可止头痛,如高血压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头痛等;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并抗心律失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川楝子,别名金铃子,善能疏肝止痛,被医者视为止痛效药。然其性味苦寒,归入肝经,为清肝泻火和引入肝经的妙药,凡肝阳、肝火所致的热痛者,投之最宜。《太平圣惠方》中的金铃子散由川楝子、元胡各1两组成,是沈氏女科的镇痛主方。其所含“川楝素”有小毒,一般用量小于等于10g为妥。
香附具有理气解郁之功,是疏肝要药,治疗胸胁脘腹诸郁证。其所含挥发油可明显提高痛阈,缓解平滑肌痉挛,故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对诸痛,无论胸胁脘腹作痛、疝气睾丸胀痛、乳房肿痛、经闭经痛、胎漏坠痛、头痛目疼、龈痛伤痛,均可列为主药。
此类药物均通过行气活血来发挥止痛的功效。正如《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所说:“血之行止与顺逆,皆由一气率而行。”血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当血分运行不畅而导致疼痛时,如瘀血尚不太重,须先用此类药行气活血以止痛。
级别二:活血化瘀以止痛。苏木活血破瘀,消肿止痛,多用于血滞经闭,血阻痛经,产后瘀结,跌打损伤,瘀肿而痛。所含的挥发油能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冠脉阻力,促进微循环血流,促进其管径恢复而改善微循环障碍,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对血瘀类或痰瘀互结类胸痹心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山楂异名赤瓜实。山楂除消食外,具有破气散瘀的功效,能收缩子宫,适用于痛经、产后腹痛、疝气坠痛等瘀血疼痛;能强心、降压、降脂、扩张冠脉,治疗瘀血所致的冠心病心绞痛;《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为“善入血分而化瘀血之要药”“能除痃癖癥瘕、女子月闭、产后瘀血作痛……疗心腹疼痛”且其“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
丹参是沈氏女科的血证首药,所含丹参酮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而活血行瘀、通经止痛,用于血瘀作痛。其性微寒,凉血消痈,血热瘀滞也适宜。丹参尚能镇静、安神、镇痛,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血管神经性头痛、脉管炎等多种瘀痛;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扩张冠脉,显著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心肌耗氧量,降血压,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主药。
丹皮除清热凉血之外,还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之功,适用于血瘀血热的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跌仆伤痛。且能保护心肌缺血,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催眠镇静,抑制中枢,亦系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
赤芍清泄肝火,凉血活血,散瘀消肿,专治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斑疹,舌绛脉数,血热妄行的吐衄血证,肝火瘀血的头痛目赤、胁腹诸痛、经闭经痛、疮痈肿痛,跌打损伤的红肿热痛,以及痰瘀互结的冠心病心绞痛等。
此类药物均主要作用于血分,通过活血化瘀来发挥止痛的作用。当瘀血较重,疼痛程度明显超过第一级别时,考虑使用该级别的活血止痛药活血化瘀以止痛。
级别三:化瘀剔络以止痛。水蛭破血逐瘀,所含的抗凝血物质可溶栓,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促进脑血肿吸收,减轻其周围炎症及水肿而缓解颅内血压升高,可用于缺血性疾患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沈氏女科认为水蛭无毒,但过敏体质者须慎用。因其味奇臭,一般用散剂装胶囊吞服。体虚者应注意反佐扶正药。
地龙、土鳖虫等其他虫类药,剔络力宏,同样可用于瘀血程度较重的瘀血疼痛,是沈氏女科级别最高的活血止痛药,临床运用须明辨瘀血程度,非虫类剔络不能破逐时再行使用,且须反佐补益药以扶正,否则有药过病所、戕伐正气之虞。
沈氏女科活血止痛药的序贯应用
药物的级别是描述药物作用强度和潜在损伤程度的陈述性知识。在明确了沈氏女科活血止痛药的级别之后,须将这种不可直接应用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可应用的程序性知识。为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当构建处方的一般思维步骤,形成识别瘀血疼痛药证、确定瘀血疼痛级别、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处理的思考流程,即“识别-定级-调整”的应用模式。下面将以1个沈氏女科临床验案为例,展示沈氏女科对药证识别、级别确定、调整处理三个处方步骤的思维过程,完成此一转化。
内科疾病的疼痛,以冠心病心绞痛为例。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沈绍功教授对冠心病的诊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创新性地提出了“辨证序列方药诊治冠心病”和“冠心病宜从痰论治”的新思路,他领导全国胸痹协作组制订的“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急症诊疗规范”被收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第一辑”,在全国各级各类中医医院中实施。沈氏女科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痰瘀互结”立论,重视行气活血祛瘀以止痛,其用药亦遵从“识别-定级-调整”的思维步骤。
典型医案
褚某,男,52岁,2001年9月7日初诊(白露)。主诉:胸闷、胸痛4年余。病史:胸闷、胸痛4年余,在西医院查心电图示:T波倒置,S-T段下移。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近1月来自感胸闷胸痛频作,每日发作2~3次,每次持续5~6分钟,心前区有重物堵压之感,饱食后诸症加重,纳谷不香,双下肢浮肿。既往曾患胆结石3年。检查:舌质紫黯,苔薄白腻,脉象细滑,血压140/80mmHg,面色晦暗,形体肥胖,莫非氏征阳性。
识别:沈氏女科以舌定证,患者舌质紫黯、苔薄白腻,显然是痰瘀互结的征象;痰瘀阻络,不通则痛,故患者出现胸痛,并伴有重物压迫感,因而将此疼痛的病因辨为瘀血疼痛。
定级:患者近期胸痛频作,每日发作多次,其疼痛程度已超过第一级别行气活血以止痛的级别,但瘀阻尚未达到须虫类药剔络才能止痛的情况,故考虑从第二级别的活血止痛药起手,活血化瘀以止痛,结合痰瘀互结的体质状态,选用温胆汤合瓜蒌薤白丹参汤加减,其中止痛药部分选用苏木、丹皮、丹参、赤芍等第二级别的活血止痛药:竹茹10g,枳壳10g,茯苓10g,陈皮10g,石菖蒲10g,郁金10g,全瓜蒌30g,薤白10g,丹皮10g,苏木10g,赤芍10g,丹参30g,野菊花10g,川芎10g,车前草30g,葛根10g。
调整: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4剂后,自感胸闷胸痛缓解。因情绪不畅而致血压升高,达150/90mmHg,苔薄腻。因血压升高,故治疗改用平肝潜阳、祛痰利湿之法,选用沈氏祛痰平肝降压汤合瓜蒌薤白丹参汤加减,因其胸闷胸痛已缓解,故止痛药部分改为行气活血,以止痛的金铃子散为主,降级为川楝子、元胡、丹参:钩藤15g(后下) ,泽泻10g,川芎10g,莱菔子10g,川楝子10g,元胡10g,丹参30g,石菖蒲10g,郁金10g,全瓜蒌30g,薤白10g,连翘10g,葛根10g,菊花10g,车前草30g。
正心泰胶囊:每次4粒,每日2次。
按:服用半月后血压复常,偶感心前区窒塞憋闷,疼痛牵掣至后背,遇情绪波动则加重,纳可,舌淡黯,苔黄腻,脉弦细。考虑仍有疼痛,且偶见痛甚,故加回丹皮,上方去钩藤、泽泻,并合温胆汤加野菊花、栀子、金银花清泄肝热。加减连服3月后,偶有胸闷气短、背部疼痛、胃脘部胀痛,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痰瘀互结渐除,故停用汤药,改服正心泰胶囊3个月,2年后随诊,心电图大致正常,患者生活如常。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