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试述中医的前世与今生

中医,是我少儿父病之时,只记得父亲呼吸费力,日不能作,夜不能卧,终日疾病缠身,病重时就请来村上的老中医给家父把脉观象,开方抓药,那时看母亲将那些虫草干枝放在一起水泡之,火煎之,滤汤给父亲喝,不日父疾竟好了许多,才知用草药就能治病。但父病反复不得愈,多方求治后去了涉县医院,才知父亲患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由风湿至二尖瓣关闭不全致),后常服洋地黄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父病竟比以前好了许多。

了解中医,已是我1991年进入涉县中医院工作之后,因工作接触了中医理论知识,实践中看到了付正良院长(现为国家基层名老中医),熊院长,秦院长等名老中医查房,治病,并听名老中医讲课,才知中医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的初始源于实践,早在原始,人与宇宙万物相生相栖,在与自然疾病斗争过程中应运而生。早在夏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用药酒,汤药治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到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诊病,应用草药、针灸、手术等治疗的方法。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70—公元220年)《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以及针灸等诊疗原则,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养生思想,以及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运气学说等,涉及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等,是现存的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和养生宝典,为中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秦汉时期,"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逐步地发现和应用中草药物,积累医学经验。成就了现存最早的中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方剂理论,至今尚为临床应用。东汉医圣张仲景,原本为长沙太守,瘟疫流行时,一下子病死一百多口家人,在此情况下,立志求医,不耻下问,遍访乡村山野的草根郎中,通过一次次实践,总结出《伤寒杂病论》,被人们誉为中医医圣;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疗原则,为后世的中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代外科手术已具有一定水平,《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脉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日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炼丹的代表著作有《抱朴子》和《肘后方》,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病因专著有《诸病源候论》,儿科专著有《颅囟经》,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也在此时出版,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至唐代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另外,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经典方书。宋代的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李时珍历时27年,遍游祖国的山山水水,走进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中草药,写出传世之作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此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清代(公元1645—1911年)明代开始就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著作等。

综上所述,由此可以看出,中华医药的形成,其前世始于草根的实践、经验的积累,辩证的总结,世代的传承,其博大精深,理论奥妙无穷,用之或起死回生,或妙手回春,或曰神医扁鹊,或曰在世华佗等等,其治病神乎其神,乃国之瑰宝,今天被定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泱泱中华,清末闭关锁国,国力衰败,列强侵略,国民蒙难,西医登陆后,出现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行医现象。然遗憾的是,有些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相当一部分国人摒弃了中医特长,崇拜西医,国民党政府在1929年曾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的方针;1936年又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执业的谬论。特别是一些仰西医鼻息的权威们,不承认中医,亦不信中药疗效,不相信针灸治病,觉得太离奇,不可思议!致使中华医药,其传承——民族医、祖传医和师承医受阻。国之瑰宝也如藏入泥土,纵使名老中医强烈维护,在中医药领域具有独特绝技的老中医医术有不少失去了传承。新中国成后,一代伟人毛主席作出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1954年他又指示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名中医,于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 1958年10月11日,卫生部党组向中央写了《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毛泽东作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著名批示。当代习近平总书记称“中医药学是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由此在党中央方针政策指引下祖国的中医事业犹如旭日东升冉冉升起,许多名老中医成为医学界的领头人,如上海名中医卫生部中医顾问章次公,卫生部副部长朱琏,内经研究领军人王玉川,“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朱良春,抗击非典国医大师邓铁涛,特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药走出国门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如今中医的无穷魅力正在绽放它独特的光芒,西医目前一些医治不了的世界医学难题,在博大精深的中华医药的宝典里,其实早已不成问题,如2019岁末2020年初,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施虐,人民笼罩于阴霾之下,党和政府积极采取隔离措施,取非典疫情期间中医中药的独特疗效,扶正祛邪,各地名老中医根据张仲景的《伤寒论》提出六经辨证,形成了十分丰富的诊疗体系,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便用麻杏薏甘汤、升降散、达原饮、厚朴夏苓汤等方剂为基本方,拟定了该院基本的中医治疗方案,并将中医治疗方案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实践证明了中医中药大大降低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和好转率。正当中国疫情逐渐平稳下降的今天,世界欧美国家疫情蔓延,美国对中医药需求飙升,中药在美国的药店抢购脱销,3月14日新闻报道,中医药出口意大利、荷兰援助抗疫 ,中药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援助意大利、伊拉克,由此中国的中药、中成药走向了世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日内瓦表示中国目前是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最具经验和成果的国家。 其实远在唐宋之后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率团访华,参观了中国的“针刺麻醉”胸外科做肺切除手术,神经外科做颅脑肿瘤的切除手术,看到病人都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开胸、开颅等大型手术,感到十分惊奇,难以理解。在向尼克松赠送的礼品中,还有一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中国针刺麻醉》一书。代表团返美后纷纷宣传“针刺麻醉”的神奇,再一次引起美国民众的浓厚兴趣,特别是美国医务界对中国针灸医术开始有学习的愿望。中医针灸也随之传入美国,并在世界掀起了“中医热”和“针灸热”之风。

疫情变化无常,发病急,病死率高,无实验乃无西药可医,然中医在几千年人与自然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已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毛泽东青年时期就曾在《讲堂录》笔记中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太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求专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针对病人的有形之状,中医常常治病于虚实辩证统一的无形之中。目前,新冠疫情奇迹般地让中西医走到了一起,也走向了世界。正如“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说:”从人体科学的观点,中医有许多比西方医学高明的地方,但将来的医学一定是集中医、西医及各民族医学于一炉的新医学”。又曰:“医学的前途是中医现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径。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综其所述,祖国中医就像奥妙无穷的宇宙,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万事万物都蕴藏着神秘的色彩,铭中医的前世与今生让我们当代的每一位中医人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和无穷的自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留之根,扬之魂,让国之瑰宝光芒四射,是我们每位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欣逢发展中医“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局面,让我们涉县中医院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名老中医的世代传承下,刻苦专研,努力奋斗,中西合璧当一流医生,大医精诚铸中医之魂,悬壶济世守初心使命,岐黄医术福世间万民!(涉县中医院 樊宝凤)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圆锥角膜的中医治疗

下一篇:失眠的中医辨证施治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