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性味辛、温,有小毒,归脾、胃、肺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效。半夏为临床上的常用药,炮制品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等,临床证治范围广泛,主要用于以下八个方面。
祛湿痰
半夏辛温而燥,为燥湿化痰,温化痰饮之要药。因其性燥,又为温性,且入脾胃肺经,而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凡脏腑湿痰,痰多清稀者均可使用。因痰为湿聚而成,每易阻滞气机,故使用时多配伍陈皮,加强其健脾利湿之功,每伍用茯苓,代表方剂为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该方加减化裁甚多,可以据证选用,如治湿痰,加苍术、厚朴;治热痰,加胆南星、瓜蒌;治寒痰,加干姜、细辛;治食痰,加莱菔子、麦芽;治郁痰,加香附、青皮、郁金;而若痰湿与阴血不足并存,更可加当归、熟地,即金水六君煎。
平咳喘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均记载半夏治“咳逆上气”,即有止咳平喘之能,而其止咳作用亦为现代研究所证实。半夏止咳平喘,不仅因其去痰湿,由于其本身有下气之功,亦即令肺气下降。因此,即便是痰量不多之咳喘,也可放胆用之。有一平喘验方,即以三拗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当归、半夏,再配伍对症之药,疗效非常满意。早年曾治一30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不能平卧,喉中水鸡声,两肺哮鸣音满布,即用上方加细辛、干姜、五味子,服药两剂喘止。
止呕吐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药性本草》均载其“止呕吐”,现代研究证实其有镇吐作用,故古人之论,诚不我欺。《伤寒杂病论》所载小半夏汤即为止呕之祖方。胃寒干呕可以配干姜,如《金匮要略》之半夏干姜散;若痰热犯胃,则与黄连、陈皮、竹茹同用,如《温热经纬》之黄连橘皮竹茹汤。如寒热错杂之呕吐,则配黄连、桂枝、干姜,如《伤寒论》之黄连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近日曾治一位90岁高龄男性患者,饮食不下,食则吐大量白色黏液,日吐300毫升左右,家人深以为虑,因年事已高,不想作过度检查,经中医治疗半月余无寸效,转而求治于余。观其曾服两个医生的处方,治法基本正确,但是药味众多,每剂不少于16味,细思其年过九旬,脾胃气弱,不耐大剂药物攻伐,遂以姜半夏30克、人参10克,浓煎取汁,另取生姜汁10毫升兑入,小口频饮,服药后第二天痰涎减少,胃开思食,能进流食小许,一周后复诊,诸症大为改善,精力增加,后调治一月余而痊。
定眩晕
《神农本草经》谓其治“头眩”,证属湿痰蒙蔽清窍,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痰多,胸膈满闷,起则加重,舌苔白腻,脉弦滑等。以二陈汤加天麻、白术(半夏白术天麻汤),再加泽泻、仙鹤草,效果可靠。有报道用半夏、泽泻、白术、勾藤四味水煎剂治梅尼埃病,治愈、好转率竟达95%以上。
消痞满
半夏辛开散结,有化痰消痞之功,为其临床应用的重要方面。当今临床,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功能性胃肠病症见心下痞满,均可以半夏为君药,配伍其他药物治疗。最著名者当属《伤寒杂病论》之半夏泻心汤,称其为“千古脾胃第一方”,诸多痞满之证以此方加减化裁,大多应手而解。
散痰核
对于痰湿结滞所致皮下痰核以及甲状腺、乳腺结节,半夏有消痰散结作用,如《外科正宗》之海藻玉壶汤,对于甲状腺囊肿、结节均有较好的消散作用。用此方略事加减,治疗此病多例,疗程2月至数年不等,3毫米以下的结节大多可以消散。朱良春先生曾以半夏、白芥子、海藻、昆布、夏枯草、茺蔚子、天葵子、僵蚕、牡蛎、川芎治疗一结节病患者,周身皮下结节80余枚,用此方40余剂,竟至痰核基本消失,的确属于奇效。
安睡眠
半夏治失眠最早载于《黄帝内经》之半夏汤:“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尊恩师刘渡舟先生经验,在半夏汤的基础上稍事加减,用半夏、夏枯草、秫米配伍,治疗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之失眠。曾治一严重失眠患者,自称已不会睡觉,一年余未得安眠,深以为苦,有寻死之心,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滑。以清半夏、法半夏各25克,生枣仁20克,炒枣仁20克,夏枯草30克,夜交藤40克,黄连10克,炒栀子10克,熟地50克,桂元肉30克,浓煎取汁,分3次于午饭后、晚饭后及睡前服之,服药1剂即效,可安睡4小时,调治1月余而安,至今未复发。
外用治疮肿
半夏内服效宏,外用也有诸多适应证。治带状疱疹,可以生半夏、雄黄、天南星共研细末,调涂患处;治鸡眼,以生半夏末敷于挖除鸡眼处之局部,外贴胶布,一般5-7天可愈;治痈疽发背,可以生半夏研末,加鸡子白涂之;对于蝎蜇人,则用生半夏末和水涂之,可立止疼痛。需要强调的是,外用一定要用生半夏,炮制后则效果大打折扣。
半夏用于降逆止呕,祛痰止咳,开痞下气,用量不宜大,但安神助眠时,用量不宜小,一般要用25克以上才能取效。外用适量。一切血虚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慎用。
生半夏之毒不重,只是表现为刺激咽喉。生半夏现在药店多不备,其效果更好。张仲景用半夏时,沸汤洗过即用,可见系生半夏而非制半夏。如果有条件,尽可能用生者。
半夏反乌头、附子之说并没有临床依据,多年实践经验,未曾有二者共用出现毒副反应者。但限于中药“十八反”之说,可以先用一味药,再加另一味,并观察患者服药后的表现,以便决定是否继续合用。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