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脾虚泄泻 方用理中丸

中医认为泄泻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而以脾脏为主。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及脏腑虚弱等,脾虚和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急性泄泻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或暑湿热邪,客于肠胃,脾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

慢性泄泻由脾胃素虚,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受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清浊不分而下;或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

总之,任何因素导致的泄泻,都离不开脾的运化失常。所以健脾在治疗泄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脾为后天之本,主要生理功能有:

脾主运化

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即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饮食入胃后,经过初步的消化,输送至脾,脾对之进一步消化,再吸收其中的精微,然后转输至心肺,化生气血布散于周身,才能使脏腑、经络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所以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的运化失职,自然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减退,水谷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从而出现腹泻。

运化水液: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状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因此,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反之,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聚湿生痰,甚则引起水肿。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当脾不能运化水液的时候,势必引起湿邪偏盛从而导致腹泻。

主升清

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所谓“升清”的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故又说“脾气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另一方面,脾气主升,也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位置的重要因素。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吸收和正常输布,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同时,也由于脾气的升发,才能使内脏不致下垂。当脾虚不能升清,会导致泄泻。正如《黄帝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综上所述,健脾法在治疗泄泻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急性泄泻还是慢性泄泻,治疗大法均要注重健脾。

《伤寒论》原方为治疗太阴病而设,病由中阳不足、脾胃虚寒、失去其运化、升降、统摄之职所致。所以治疗宜温中祛寒,健脾益气。使中土健运,升降复常,统摄有权,则诸证可愈。

方中干姜辛热,入脾胃经,温中祛寒,恢复脾阳为君,正如李东垣所云:“取干姜为君,土中泄水也”。人参甘温,入脾肺经,以大补元气,健脾益胃为臣药。白术甘温,健脾燥湿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四药合用,取干姜温散中焦寒气,取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焦之虚,一温、一补、一燥、一和,配伍精当,共凑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以使中焦阳气振奋,脾胃寒湿得散,清阳升而浊阴降,中焦运化功能恢复。

理中丸治疗泄泻的适应范围

根据中医脾的生理功能和理论,结合理中丸的功效,理中丸对常见的泄泻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更侧重于治疗慢性泄泻、久泄。

脾虚泄泻:以理中丸为基本方,酌加山药砂仁茯苓陈皮等健脾的药物。

阳虚泄泻:泄泻日久,出现脾阳虚或者脾肾阳虚者,可以理中丸加制附子,亦即附子理中丸。或者加肉豆蔻补骨脂等温阳药物。

脾虚湿盛泄泻:对于湿邪偏盛泄泻,可以在理中丸基础上加车前子薏苡仁、炒苍术等健脾利湿的药物。

脾虚食积泄泻:可以在理中丸基础上加神曲、炙内金、炒麦芽等消食化积的药物。

肝郁脾虚泄泻:可以以理中丸加逍遥丸加减治疗,逍遥丸疏肝解郁,理中丸健脾益气。

医案举例

临床对于泄泻病,尤其是慢性泄泻病,以理中丸改汤剂为基本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加减药物,大部分患者都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举一典型病例如下:

患者张某,男性,48岁。多年来腹胀、偶有腹痛,大便黏溏、次数多,近两个月加重。体型胖,头发油腻稀疏。每到上午,觉得头晕乏力心慌气短,下午好转,血压偏低。舌质淡白齿痕明显,苔白润,脉细滑。考虑脾虚湿重,脾气虚清阳当升不升,故上午头晕乏力心慌气短,舌苔白润、脉细滑提示湿邪重。首诊处方以四君子汤加减: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12g,薏苡仁30g,炒苍术9g,炒厚朴15g,山药15g,藿香9g,防风9g。7剂。日1剂水煎服2次。嘱患者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少饮酒,注意休息。

二诊:大便次数有所减少,仍然便溏,腹胀未改善。舌质淡舌苔白润未好转。考虑脾阳虚、运化乏力、湿滞胃肠是根本,二诊处方改为以附子理中丸加减,处方如下:制附片9g,干姜9g,党参20g,焦白术15g,炙甘草9g,茯苓15g,车前子9g,炒苍术12g,炒厚朴12g,陈皮9g,薏苡仁30g。以上药7剂,日1剂水煎服2次。本方以附子理中丸为基本方,温中健脾;加茯苓、薏苡仁、车前子,健脾利湿,炒苍术、炒厚朴、陈皮,燥湿行气。

三诊:服完上药后,患者上午头晕好转、腹胀明显减轻、无腹痛,大便成形。效不更方,二诊处方再服用7剂后,诸证基本消失,舌质红,舌苔薄。基本痊愈。嘱患者饮食要规律、生活和工作要注意合理安排,不宜过分疲劳。

本例患者首诊虽然以四君子汤加减方向不错,脾气虚只是脾阳虚的一部分,故四君子汤药力单薄,难以建功。二诊考虑患者脾阳虚为根本,所以用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再加重化湿行气之品,所以收效明显。

用药注意事项:理中丸性偏温燥,所以对于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也就是湿热泄泻不宜服用,比如急性肠道感染、急性菌痢等患者不适合使用。治疗服药期间需要忌食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本方全方补益为主,所以感冒发热者慎用。孕妇慎用。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病史者,出现泄泻症状要注意原发病的检查和治疗。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肝气虚与肝阳虚

下一篇:从五运六气太阴论治今冬感冒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