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水饮之邪变幻莫测 临证还需动态辨治

水饮是指人体内水液运行输布障碍所导致的病理产物。张仲景《伤寒论》中治水饮之法或以健脾,或以宣肺,或以燥湿,或以利水,或以温阳等,邪同而治异,然其中之不同则因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处疾病阶段不同故治疗不尽相同。本文就水饮的产生及《伤寒论》中治疗水饮之方五苓散茯苓甘草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四逆汤分析如何动态辨证论治水饮。

水饮产生的机理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此阐述了饮食水谷入于胃后,在胃纳脾运的作用下化生为水谷精微,经脾气为胃行其津液,中央土以灌四傍且上归于肺,经肺的宣发肃降,通过三焦腠理、经络、血脉,这一纹理网络系统来敷布,其间有心阳温煦,肾水气化,肺气宣降,肝升调达,脾运升清,胃纳降浊,水谷精微才可以正常的运转输布。若水津输布正常则为水谷精微以濡养五脏六腑,四肢九窍,若水运失司则化为水饮而为害。因脾胃为水谷化生之源,即亦为水饮之化源,故治疗时应注意截断邪气的来源,治病求于本,但亦有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之时,因邪正的盛衰而定,若脾胃尚未至虚则以健脾祛邪为主,若脾胃已虚则应权衡扶正祛邪的比重及先后。

水饮的治疗层次

在《素问·水热穴论》中载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则聚水而从其类也”,此云肾为胃的关口,若肾失其职则可致聚水之病。而脾胃本身就为水液代谢的一个关口,脾胃互为表里,且以膜相连,同属仓廪之官,主司“转味而入出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胃同为土家,虽有阳土阴土之别,但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二者在水液运行上相辅相成,共为关口。故人体水液通调的两个关口,一个是胃一个是肾,若水饮内作则应着重从二脏调理。

若脾胃气机不畅,但中气仍足,则水饮之邪当从中焦脾胃而治,疏调气机,脾胃升降正常则邪自去。若中气已伤、饮邪不盛可用健脾运胃之品,健运阳气将饮运化于内变为正常的水谷精微,通过肺气布散全身发挥濡润之功。若饮邪略盛,则可采用“间者并行”(《素问·标本病传论篇》)即扶正祛邪并行之法。助中焦运化的同时配伍芳化、燥化、风化之品将饮邪消于内。若饮邪过盛则应在扶正的同时祛除水饮以助阳运,阳气通达病邪自除。正如叶天士所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邪去阳通。

若阳气虚损累及元阳,则应在调治脾胃的同时调治肾,在利邪水的同时加以温肾助阳之品,以冀“温精化气”将邪水化为正常之水液。若元阳大亏,阴寒内盛,则应采用“甚者独行”(《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的治则,先以回阳救逆。若饮水内停,阳气亏虚虽较重但以阳气阻遏为主,则应去其阻遏,展布气机,先利去邪水。

水饮的动态辨治

这一系列治水方剂的变化,由五苓散胃气仍在,水饮内盛到茯苓甘草汤脾气稍虚,水饮内留,到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脾气虚,寒湿内生,到理中汤脾阳虚寒湿内泛,到附子理中汤脾肾阳虚兼有寒湿,再由附子理中汤发展为两个方向,若寒湿进一步加重,则选用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若阳虚进一步加重,则应回阳救急,方选四逆汤。此为水饮的动态辨证之路,若能尽早抓住病机,对症治疗,则可防止邪耗正气。以下就几个方剂来探讨水饮由实到虚的辨治之路。

五苓散汤证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五苓散证由于水饮阻于体内,脾气未虚,尚能与之抗衡,但脾气散精不足,故而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因此时中气与邪相争,虽未虚但无暇运化水液,恐其入而为邪,胃气仍足,故将之吐出以扶正。“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脐下悸动,吐涎沫,癫眩为水饮上下攻窜所致,故而可知五苓散证的病机为脾气未虚,水饮内盛。

五苓散方由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组成,方中泽泻量最大,功以消水邪,助脾运,《药性赋》云“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神农本草经》载泽泻“消水”,可知泽泻不仅可以利水于体外,亦可消水于内以补阴,化水于无形。猪苓甘平“利水道”(《神农本草经》)以佐泽泻,白术苦温健脾,助脾阳燥饮于内,茯苓“利小便”(《神农本草经》)淡渗利饮于下,“积阴之下必有伏阳”水饮内盛阻遏阳气通达,两阳不相续接,桂枝辛温以通阳化气起伏阳,兼佐祛邪,全方以利水为主,除去饮邪,兼以通阳健脾,助脾胃运化,此时胃气仍在,故以祛邪为主,但仍佐以苓术顾护中气,防止祛邪伤正。

茯苓甘草汤证

若在五苓散证的基础上失治误治,或延误病情,或情志不遂、饮食劳倦等,损伤脾胃之气,则可发展为茯苓甘草汤证,“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在五苓散证的基础上脾气与饮争渐甚,损伤脾气,脾调集四肢之脾气与邪斗,“四肢者诸阳之本也”(《素问·阳明脉解篇》)四肢失去温煦,阳气不达而致厥,饮邪趁脾之虚由脾络达心,而致心下悸。可知茯苓甘草汤证的病机为脾气稍虚,水饮内留。

茯苓甘草汤方由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三两组成,方中以茯苓健脾利饮,生姜三两为君以温散水气,通“饮厥”,桂枝通阳利水气,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且观仲景治悸之法多以桂枝温心阳平悸动,加入炙甘草诚因此时脾胃中气已虚,故以炙甘草“坚筋骨,长肌肉,倍力”(《神农本草经》)甘平补脾气,固守于中,方中桂枝甘草2:1,与桂枝甘草汤比例相同,二药相伍一以温振心阳,防止邪侵,二以补火助土,补心火助脾阳,佐助脾气抗邪。全方未有大剂利水之品,仅以生姜散之,茯苓利之,桂以温之通之,甘草补之护之,在脾虚有饮时,健脾利饮散饮以散为主兼以扶中。

甘姜苓术汤

若在茯苓甘草汤的基础上加重,饮邪进一步耗伤脾阳,脾阳失煦,寒饮内留,脾阳虚与寒饮并重则可发展为甘姜苓术汤证,“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若在茯苓甘草汤脾气抗邪,脾气渐虚的基础上气损及阳,寒饮浸淫,饮性重浊而致体重,饮渍四肢,阳气不运亦可体重,水性趋下,且肾为水藏,同气相求,侵及肾之外府而为腰中冷,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小便自利,脾气虚损,劳则气耗,身劳则气失固摄而汗出,衣里冷湿,形如水状,“太阴不迁正,即云雨失令,万物枯焦……大腹水肿”(《素问·本病论》)脾为太阴主大腹,寒饮侵袭脾腹则腹重如带五千钱。故甘姜苓术汤的病机为脾阳虚与寒饮并重。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由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组成,方中茯苓四两以利小便,去体内之寒饮,白术苦温,功主“风寒湿痹”(《神农本草经》)可去表里之水饮,主治“死肌”“止汗”(《神农本草经》)而脾主肌肉,故白术可助脾气,去肌表之水饮,苓术相伍,茯苓去在下在内在脏在腑之水饮,白术健脾燥饮,佐茯苓达肌表以去表之寒饮。甘草二两干姜四两为甘草干姜汤,干姜辛温温中,甘草甘平坚筋骨长肌肉倍力,二药相伍,辛以温化,甘以补精,辛甘化阳,温精化气,温中复阳,此乃脾虚兼有寒饮,以苓术合剂去水邪,干姜温运助脾阳,兼以散寒,甘草以补中气,扶正祛邪温阳兼备。

理中汤证分析

若在甘姜苓术汤的基础上进一步耗伤脾阳,则发展为理中汤证,“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方后注“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此云理中汤药力雄于理中丸,因“汤者,荡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用之。”虽剂型不同,但病机相同。大病瘥后,正气亏虚,阳虚不化饮而喜唾,大病正虚难以自复故久而不了了,正虚难以骤补,故以理中丸缓缓温补后天脾胃之气,以腹中热为知,原文中阳虚不化饮与寒饮伤阳,阳气虚为主,二者始虽不同,终则相同,均为阳气虚为主兼有寒饮,故理同。

理中汤方由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组成,此与苓姜甘术汤相比更虚几分,故此方偏补,方以人参“补五藏”(《神农本草经》)味甘色黄更益脾气,干姜温中散寒饮,炙甘草补中倍气,二药由甘草干姜汤变化剂量而来,干姜由四两变为三两,甘草由二两变为三两,加重了补脾气的力度,白术苦温燥饮,且可治“死肌”功以健补脾气,此为脾阳虚惫兼以寒饮,以脾阳虚为主,且脾阳虚可进一步加重寒饮内生,故方以温培中气为主,截断邪之来源,化饮为辅,冀阳复脾运饮自除。

附子理中汤证

附子理中汤由理中汤加附子组成,此由理中汤进一步发展而来,若脾阳虚寒饮未解则寒饮进一步伤阳,可由第一个关口脾胃伤及第二个关口肾,寒饮及肾,肾中坎阳为一身阳气之根,“五藏之阳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饮邪伤阳,且阻滞肾阳宣畅之路,少阴阳气渐虚,故在理中汤温助脾阳的基础上加附子以破阴回阳,温助肾阳蒸腾气化,升发调达。

真武汤证

若在伤及少阴的基础上水饮更重则发展为真武汤证,“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阳虚水犯,饮水流行,上攻则心下悸,头眩,外犯筋脉四肢而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诸症均由水邪攻冲所致。“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条文开头冠以少阴病,则必符合少阴病提纲条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其阳虚可知,“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说明阳气亏虚已有一段时日,肾阳不助脾阳而致腹痛,阳失气化而小便不利,阳虚饮停故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饮邪攻窜脏腑经络故可见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故此时虽有少阴阳气亏虚,但应以水饮之标为主,采用祛邪兼以扶正,方选真武汤以温阳化气行水。

方中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苓芍均有利小便之功,以去水气,生姜温中散水邪,白术健脾苦温燥饮于内,且与茯苓相伍,去内外之水饮,附子以温坎阳,助火源,温阳利水并行,调理气分、血分、水分

四逆汤证

若在伤及少阴之阳的基础上进一步伤阳则发展为四逆汤证,“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少阴阳虚失于鼓荡血脉则脉沉,此时阳气虚馁倍于寒饮,急需回阳,则应采取“甚者独行”的原则先给予温阳回阳之品,恐阳伤不复,处以四逆汤。

方中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甘草甘缓,防止生附子太过霸道耗伤阳气,且可补中倍力,干姜辛温助阳,守而不走,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走而不守,干姜与附子相伍,一个走而不守一个守而不走,散收相合以助回阳,且干姜重于温中,附子重于温肾,先后天之阳同时培补以助五藏。

由五苓散、茯苓甘草汤、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真武汤、四逆汤这一水饮动态辨治之路,笔者仅用几个经方以举例说明,并不拘泥于何方,且水饮的动态发展过程可能处于两方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或偏于某一方,如此则可两方化裁治之,或另择良方,明于理而不拘于技。水饮一病,病机复杂,变化莫测,临床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温中燥湿吴茱萸

下一篇:火郁发之——升阳散火汤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