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痞验案

胃痞是由表邪内陷、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升降失司、胃气壅塞而成的,以心下痞塞满闷不舒、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等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胃痞是脾胃肠病证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胃痞在《内经》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的“脏寒生满病”,《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的“备化之纪……其病痞”,以及“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等,都是这方面的论述。《景岳全书·痞满》对本病的辨证颇为明晰:“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类证治裁·痞满》将痞满分为伤寒之痞和杂病之痞,把杂病之痞又分作胃口寒滞停痰、饮食寒凉伤胃、脾胃阳微、中气久虚、精微不化、脾虚失运、胃虚气滞等若干证型,分寒热虚实之不同而辨证论治,对临床很有指导意义。

典型病案举隅

患者王某,男,62岁,因“反复胃脘胀满不适3余年,加重1周”于2017年6月2日就诊。该患嗜好饮酒,近3余年来,时常感到胃脘胀满不适,时伴呃逆、烧心,院外长期口服“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等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近1周来自觉上症较前有加重之势,故就诊于中医。刻下症见:胃脘胀满不适,食后尤甚,时有呃逆、烧心,倦怠乏力,口干苦,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微黄,纳眠欠佳。查其舌脉,舌质红、边有瘀斑、苔黄厚腻,脉沉弦。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诊断:(湿热瘀阻型)胃痞(西医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则: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方药:姜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2g,干姜3g,大枣12g,丹参15g,砂仁6g(后下),三七3g(打粉冲服),白及8g,蒲公英15g,橘红12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6g。7服,水煎服。

2017年6月9日二诊:诉胃脘胀满、呃逆、烧心、口干苦等症稍有减轻,查舌质稍红、舌边见散在瘀斑、苔稍黄腻,脉弦,上方加绵萆薢12g,以加强清利湿热之力,14服。

2017年6月24日三诊:患者诉服上方14服后,自觉上症大为减轻,查舌质淡红、苔白微厚,脉弦细,上方去黄连、绵萆薢,黄芩减至8g,又加减调服40余服,并嘱患者注意生活调摄,随访1年病情稳定。

按语:患者嗜好饮酒,致其脾胃受损,纳运失常,湿热内生,阻滞气机,血行不畅,终致湿热瘀阻,脾胃升降失调,而成胃痞之证。《伤寒论》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心下痞,按之濡”,提出该病病机是正虚邪陷,升降失调,并拟定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故半夏泻心汤加减。方以姜半夏苦辛温燥,散结消痞,和胃降逆;干姜辛热,助姜半夏温胃消脾以和阴;黄芩、黄连苦寒清降,清泄里热以和阳;党参、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补虚和中,兼生津液,既可防芩、连之苦寒伤阳,又防夏、姜之辛热伤阴;蒲公英清热散结;丹参、三七、白及行气活血;砂仁、茯苓、白术、橘红健脾和中。全方合用使湿除、热清、瘀消、气行,脾胃升降有序,故痞满诸症自然得除。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养肝和胃化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验案

下一篇:化瘀祛痰治神志病变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