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邵某某,男,49岁,宁夏石嘴山市人。初诊于2017年3月20日。患者诉发作性胸闷胸部不适伴心慌气短2年。
面色虚浮微黄、神疲倦怠、发作性胸部不适,下午5~6时为甚,伴气短、心慌、睡眠差、常打嗝、嗳气、舌质淡、苔白、脉沉。
方药:茯苓30克,杏仁12克,橘皮30克,枳壳10克,炙甘草10克,丝瓜络10克,通草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6剂,隔日1剂,每剂煎3次,分早、晚、次早,空腹温服。
二诊 自诉走路快一些气短感觉明显好转,总是感觉小肚子胀气,打冷嗝,身体感觉冷,易疲劳,肠鸣音频繁。改为丸药,每次9克,早晚空腹温服。
方药:百合30克,佛手15克,香橼10 克,茯苓10克,桂枝6克,枳壳10克,杏仁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
三诊 自诉心口部的不舒服已基本缓解,就是感觉身体虚,感觉气不够用,随嘱在当地买补中益气丸3盒,每日早1丸、晚1丸,空腹温开水送服。
患者脉沉,临床症状神疲倦怠,打嗝嗳气,说明脾胃之气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水在脾,少气身重”“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水饮停留在肺部,导致“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的功能受阻。
“急则治其标”,给予茯苓杏仁甘草汤合橘枳姜汤加味,患者症状明显好转,二诊打嗝呃逆频频,根据“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给予桂枝生姜枳实汤加减。“缓则治其本”“丸者缓也”,当患者主诉明显好转以后,给予补中益气丸,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