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白斑是一种口腔科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斑块,属于癌前病变,有转变成口腔鳞癌的潜在可能。
口腔粘膜白斑的局部临床表现为:在一处或多处的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状病变,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但以颊、舌、唇最为多见。由于白斑病的临床表现变化大,且各种不同的表现其治疗与预后也不尽相同,为了便于诊断、治疗和观察,有必要对白斑做细致的分型。
发病机理
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病与局部因素的长期刺激以及某些全身因素有关。
吸烟及刺激性饮食等局部刺激: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白斑的发生率与吸烟史的长短及吸烟量呈正比关系,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400支/年,发生白斑的危险度增加。此外香烟制品种类的不同与白斑发病率高低亦有差异,其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旱烟>纸烟>水烟;国内学者用香烟的烟雾刺激或烟丝提取液直接涂布于黏膜均可制备出白斑的动物模型,证实了吸烟与白斑发病关系密切。饮烈性酒、食过烫或酸辣食物、嚼槟榔等局部刺激也与白斑发生有关。
念珠菌感染: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口腔白斑患者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为34%左右,其中除白色念珠菌外,星状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可能与白斑的发生也有密切联系。同时可以肯定的是,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白斑——“白念白斑”容易发生恶性变。
全身因素:微量元素(包括锰Mn、锶Sr、钙Ca)、微循环改变、易感的遗传素质、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缺乏引起黏膜上皮过度角化)等。
临床类型
我国将口腔粘膜白斑分为以下4型:
单纯型(又称均质型):为白色斑块,表面略粗糙,呈皱纹纸状或有沟纹,无症状或有轻度不适。
疣状型:呈乳白色,厚而高起,表面不平,呈刺状或绒毛状突起,粗糙,质稍硬,可有不适感。
颗粒型:在充血或发红的黏膜上,有大小不等的白色角化颗粒或结节高出黏膜面,可伴有糜烂,能发生刺激痛。
溃疡型:在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常伴有自发性疼痛。
从上面4型所占的比例来看,以单纯型占大多数,疣状型次之,而颗粒型与溃疡型则较少,且均质型、颗粒型及疣状型均有可能演变发展成溃疡型。
临床上发现,有些无明显外来原因发生的白斑主要与机体内在因素有关。如免疫因素、内分泌因素等。相对来说,这类所谓突发性白斑恶变的可能性较大,对这类病人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对发病原因不明的女性病人尤应预防其发生恶变。
中医辨证施治
脾胃积热型:症见口舌多处白斑,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荡涤胃热。给以清胃汤:山栀12克,黄芩12克,金银花30克,连翘12克,菊花12克,蒲公英20克,紫花地丁20克,大黄3克,薄荷12克,黄连10克,竹叶12克,石膏20克,滑石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虚弱型:症见口舌白斑反复发作,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中益气,健脾化湿。给以补益汤:黄芪30克,党参15克,灵芝12克,白芍20克,熟地15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陈皮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藿香10克,茯苓12克,白术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血虚阴亏型:症见口舌白斑,多发生于月经前后,伴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治宜养血益阴,潜降虚火。给以滋阴降火汤:当归20克,白芍20克,生地15克,元参12克,沙参12克,淡竹叶12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山栀12克,柴胡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15克,玄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