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白虎汤治高热大渴举隅

高热大渴多见于各种温热病中,表现为高热(体温在39℃以上)和大量汗出同时出现,伴见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脉洪大有力,中医称之为阳明经热盛。

中医学认为,引起高热大渴的病因为外感寒邪,入里化热,迫津外泄,属气分实热,因热邪炽盛,故见壮热面赤,内热熏蒸,迫津外越,则见大汗出,热灼胃津,则见烦渴引饮。常以《伤寒论》之白虎汤治疗。

组成:石膏100克,盐知母15克,粳米30克,甘草10克。

功用:滋阴降火,清热生津。

主治:高烧不退,出汗较多,烦渴多饮。

组方依据:阳明热盛是临床上常见重证。多由卫顺传入气分,亦有直接发于气分而为阳明热证者。此乃邪盛正旺、邪正交争、里热蒸腾、热盛阳明胃经所致。属卫气营血辨证的气分证,其病机为阳明经热炽盛,病变部位在阳明胃经。

常见症状为壮热、恶热、面赤、汗大出、心烦、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或滑数。治宜辛凉清热,滋阴降火。药用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气分,清热除烦,生津止渴,泄肺火而透肌热;知母苦寒,滋阴降火,清泄肺胃之热,质润以滋胃燥而止渴,知母与石膏相配,一清一滋,有清热保津、滋阴润燥、清热除烦之效;粳米养胃护津,养胃和中,以防大寒之剂损脾伤胃;甘草解毒泄热,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生津、固表敛汗之功效。

医案

陈某某,男,18岁,2011年7月21日初诊。

因高烧2天来诊。主诉傍晚剧烈运动时大汗淋漓,随后用温水沐浴,浴后久处风扇旁贪图乘凉,至夜半出现高热,体温39.8℃,伴见头身疼痛,到附近诊所就诊,予口服扑热息痛2片,肌肉注射退热针(不详),返家后出汗较多,头身疼痛缓解,热势渐退。次日发热如故,再次去诊所服药打针治疗,大汗后热退,数小时后体温又可升至39℃以上。刻诊见患者面色潮红,口唇欠润,头汗身汗较多,时测体温38.2℃,伴见头痛、恶心、咽喉不利、小便灼热,舌质红,苔白,中央稍厚腻,脉滑数。化验血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内。依据舌脉症状辨证,属于汗后腠理疏松,吹风贪凉,风寒之邪入里化热,迫津外泄。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固表,辅以化浊降逆。方用白虎汤加味治疗:

处方:生石膏60克,盐知母15克,广藿香15克,姜半夏15克,滑石30克,甘草10克,粳米30克。取药4剂,嘱其水煎2次,取汁混合,分2次温服。并嘱其多喝温水,饮食清淡易消化。

2011年7月25日二诊服上方1剂后热势未再升高,2剂热势平稳,诸症息减,停药一天,唯头身汗多、口干欲饮,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考虑大热大汗,必伤及气阴,气虚失固,则头身汗出,阴津不足,则口干喜饮,又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以益气固表,养阴润燥,提高免疫,增强体质

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防风10克,麦冬15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按 《伤寒论》白虎汤主治伤寒阳明热盛,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口舌干燥,大汗出,脉洪大有力。临床中凡是高热不退者,均可服用。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汗证三法

下一篇:黄连膏外敷治甲沟炎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