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男,12岁。于1973年8月13日就诊。
其父代述:患儿3年前右下肢疼痛,2月许局部破溃,流出绿色臭脓,迄今疮口不收。下午仍有低热,饮食欠佳,精神萎靡,噬睡,时有呻吟,易怒,手足心热。诊断:形体消瘦,面容憔悴,皮肤干枯无泽,颧红,咽干口渴,舌质红绛,边尖赤,无苔,脉细数。局部有一瘘管,直径约0.5厘米,时流绿色浓液。X线透视:右肢中段呈现2厘米边缘不清阴影,诊断为骨髓炎。此病热邪煎灼真阴,又大量分泌浓液,致阴液损伤太过。治宜滋、阴养营,清养胃阴,以益胃汤、大补阴丸加减化裁。
处方:西洋参5克,寸冬10克,生地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口 克,龟版10克,玉竹10克,陈皮20克,砂仁10克,丹皮12克,鱼腥草30克。
连服3剂,症有起色,神清意爽,饮食依旧。依上法去西洋参易北沙参,去玉竹加白蔻,连服10剂病势大减,面现悦色,食欲渐增,潮热颧红、咽干、口渴等证均渐好转,患儿已能坐起,唯体倦乏力、气短等症尚存。舌苔薄白,脉细无力,疮口脓水大减。前法增黄芪50克、首乌50克、党参20克,去沙参、黄柏。连服10剂,伤口愈合,病获痊愈,嘱服六味地黄丸、香砂养胃丸。后随访3个月,体重大增,已复回校学习。
按:本例病经3载,已气阴大伤,故初以益胃汤、大补阴丸为主滋阴养营,益气托毒,潮热渐退,后加用黄芪、党参等益气之品,遂使伤口愈合,由此可见,用内服药治疗也可治愈此骨髓炎之外症。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