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医案心得正文

国医大师徐经世“从中调治”学术思想内涵

国医大师徐经世出身中医世家,自幼学医,熟读经典,尤其推崇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等人的学术思想,反复研读专著,用心领悟,体会尤深,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内科杂病“从中调治”是其主要学术思想之一。笔者有幸跟随先生学习,耳濡目染,略有所悟,现就先生“从中调治”学术思想内涵作初步阐释。

“中”从部位上讲是指“中州”包括肝、胆、脾、胃四个脏腑

徐经世先生提出的“中”内涵丰富,从部位上讲是指“中州”,此有别于一般中焦脾胃的概念,而是指位居中焦的肝胆脾胃四个脏腑。脾胃同处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两者以膜相连,经络互相联络,脏腑表里配合。脾胃两者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胃主受纳水谷,是津液、宗气、糟粕所出之处,其精微之气全靠脾的运化,两者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消化饮食、输布精微,发挥供养全身之用。“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临证指南医案》)。故脾胃健旺,升降相因,才能维持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状态。脾为阴脏,以阳气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故性喜温燥而恶阴湿。胃为阳腑,赖阴液滋润,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故性柔润而恶燥。故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临证指南医案》)。燥湿相济,脾胃功能正常,饮食水谷才能消化吸收。胃津充足,才能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之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条件。胃润与脾燥的特性相互为用,相互协调。

脾胃属于中焦早已是学界共识,毋庸多言,然肝胆属于中焦还是下焦历来有所争议,“肝属下焦”之说自明清温病学说兴起,三焦辨证理论体系创立以来逐渐盛行,其本义是指肝的病变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常与肾的病变出现于热病的晚期,是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并不指肝的解剖部位在下焦。

徐经世先生认为,临床中不管是从解剖部位、临床诊断,还是从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上讲,肝胆都当属中焦。原因如下:

从解剖部位看:《内经》《难经》中对三焦的位置早有描述,如《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难经·三十一难》说 :“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根据描述可知中焦当是指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应当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素问·金匮真言论》亦云:“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王冰注:“肝为阳脏,位处中焦,以阳居阴,故为阴中之阳也。”肝胆位居右胁里,隔膜下与脾胃相邻,当属中焦。

从临床诊断看:中医舌诊、脉诊也将肝胆归入中焦。如舌诊分部,以脏腑分,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边属肝胆,如《笔花医镜》所说:“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以三焦分,则舌尖部属上焦,舌中部属中焦,舌根部属下焦。脉诊上,《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尺部诊法,将尺部分为尺、中、上三部,分别主察下焦、中焦及上焦相应脏腑的病变,并指出“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王叔和在《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中说:“关主射中焦”“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中亦云:“左关候肝、胆、膈;右关候脾胃”,皆指明肝属中焦。

从生理功能看: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的功能,如《灵枢·营卫生会》所云“中焦如沤”。所谓“如沤”,是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的作用。然而中焦的生理功能是肝胆与脾胃的协同作用,只重视脾胃,而忽视肝胆在中焦的生理作用是片面的。胃主腐熟,脾主运化,肝胆主疏泄,并分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肝胆与脾胃同居中焦,在生理上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共同完成“中焦如沤”的生理功能。

从病理变化看:肝、胆、脾、胃四者关系密切,《难经》及《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均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言,肝脏病变多与脾胃有关,且多反映于中焦部位。肝失疏泄,不仅导致局部气滞不畅,而且会影响中焦脾胃的功能,而致脾胃升降失常,出现“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等肝气乘脾或肝气横逆犯胃之证。反之,脾胃有病,亦常常累及肝胆。如脾胃湿热,蕴蒸肝胆,则见胁胀口苦,或目睛黄染。另外,肝藏血功能失常,亦会影响脾主统血功能,而导致月经过多,甚或崩漏等症。因此肝脏病变,常常累及脾胃,导致气机失常,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或血液运行,出现中焦功能失常之症。

“中”从功能上讲是指“中枢”即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肝、胆、脾、胃同居中州,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肝疏脾运是中焦完成各项生理功能的基础,因脾胃之气的运动,全赖肝胆之气的疏泄,肝胆对于人体气机上下升降、内外出入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正如周学海《读医随笔》云:“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是以肺之宣降、心之主血、脾之运化、肾之气化,无不赖肝气之枢转,气机之通畅。”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肝主疏泄,脾胃的纳运功能有赖于肝气疏泄作用的协调,如唐容川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于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对脾运化功能的正常与否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与脾的升清有密切关系。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肝得脾所输布的水谷精微滋养,才能使疏泄功能正常运行,而不致疏泄太过。如叶天士指出:“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另外,脾运健旺,生血有源,统摄有权,则肝有所藏。病理上肝失疏泄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从而出现“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现,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若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可导致肝血不足。因此肝脾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胃为水谷之海,容纳、腐熟、消磨水谷,与脾共同起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胆主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胃腑腐熟水谷,胆与胃均宜和降,共涤腑中浊逆。若遇胆腑疏泄失利或胆汁排泄受阻等原因,均可致胆疾。过量胆汁反流入胃,侵罹日久还可导致胃病产生或使原有胃病加重,故临证常见胆病兼有胃疾之症。胆腑藏泄胆汁的功能与脾胃升降关系密切,胆气的升发疏泄,有利于脾胃升清降浊,而脾胃升降纳运有常,胆气才能升清,胆腑才能藏泄有度,排泄胆汁,所谓:“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若胆胃升降失于协调,则可出现胆胃同病的病理变化。

五脏疾病皆可“从中调治”

徐经世先生认为,中州气机失调则杂病丛生,临证时应着眼于肝、胆、脾、胃,调气机,行气血,和阴阳,使中州气机升降平衡,使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肝疏脾运的平衡状态。

五脏疾病皆可“从中调治”。脾胃处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必籍肝气的疏泄。只有肝气条达,脾胃升降适度,方得调和不病,共成“中焦如沤”之功。若肝气不和,气机失常,则可直接影响脾胃之运化。正如《血证论》云:“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脾胃与肝的关系早在《金匮要略》中就奠定了基调:“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病在病理上容易传脾,故治脾可防肝传,另肝主疏泄,脾胃升降,两者在气机上相互影响,正常时疏发与升降相因,异常时肝木太过易横逆犯脾胃或疏泄不及土壅木郁,故临床上针对肝胆脾胃同治的法则多为:和胃疏肝、和胃利胆、养胃疏肝、健脾平肝等法,代表方剂有逍遥丸、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等。

肺居上焦而主气,而气血皆源于脾胃,故前人有“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之论。津液生于脾胃水谷之精微,水液亦必由脾输运上行于肺,肺主通调三焦水道,宣肃输布水液,两者共同完成津液代谢。脾胃与肺的关系,生理上体现为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的关系,病理上除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异常外,还有病理产物痰饮的互相影响。而肺所主之气必籍肝之枢调而得以正常宣降,若肝气郁滞,气枢不和,则肺气不利,而见咳嗽、喘息、胸闷等症。如《医学入门》所云:“惊忧气郁、惕惕闷闷。引息鼻张气喘,呼吸急促而无痰声者”即是。《素问·经脉别论》曰:“有所坠恐,喘出于肝。”《素问·咳论》曰:“肝咳之状,咳而胸胁下痛”等,均揭示了肝之气枢不和,犯肺而致咳喘之机制。

心位上焦,主血而藏神。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且脾统血,与心同为气血生化的重要脏器,心藏神,心神赖阴血以滋养,故心脾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气血的生成运行和心神有关,《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乎脾”。病理上如素有心系疾患,加之脾胃受损,运化失健,从而产生水湿、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使血运失畅,心脉痹阻,胸阳不展,可出现各种心脏功能失常的病理表现,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口唇青紫等症。然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的正常宣达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若肝气郁滞,气机失和,则宗气不畅,心血瘀滞,常致胸痹、心痛等;如暴怒伤肝,气机悖逆,上乘于心,则见惊悸、怔忡,甚至厥逆等证。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水火之宅,脾胃为后天之本,两天相互资生,后天以先天为主宰,先天赖后天以滋养,在病理上互为因果,肾病治脾,常用培土制水、健脾温肾等法。水虽赖于肾阳的蒸化,但与肝气之疏达亦不无关系。若肝气不畅,气机失调,势必影响肾与膀胱的气化,致水液停蓄而为癃、为闭,或为水液泛滥之病等。《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是主肝所生病者……遗溺闭癃。”《素问·大奇论》曰:“肝壅……不得小便。”《难经·十六难》曰:“假令得肝脉……闭淋,溲便难。”均为肝失疏泄致肾与膀胱气化失常之证机。

其他如情志之病也可“从中调治”。情志活动与脾之运化、肝之疏泄密切相关,情志以血(精)为本(物质基础),以气为用(功能基础),情志活动均借气的推动。情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补中益气汤加味治血精案

下一篇:黄连膏外敷治甲沟炎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