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因胞睑内颗粒累累,色黄而软,状如粟粒,故而得名。虽与椒疮相同,灼生于睑内面,衵椒疮形小,色红而坚,而本病形大,色黄面软。《审视瑶函》说:“脾经多湿热,气滞血行迟,菜疮胞内起,粒粒似金珠,似脓脓不出,沙擦痛无时,脾急开张涩,须防病变之。”本病多由脾胃湿热,风苺之邪外乘,壅阻胞睑而致病。因本病多为风湿热三邪为患,故内治时多以祛风、除湿、治热为主。外治则以局部点药为主。
西医的滤泡性结膜炎、结膜滤泡症等病与本病相似,愈后不留瘢痕。
(一)问诊要点
本病问诊重点在于问自觉症状,有无沙、涩、痒、痛感,眵泪多少,睑内改变及黑睛情况,根据上述症状的有无及严重程度,给以辨证分型,并与椒疮鉴别。症状不著,病程较长多为湿阻;睑内红赤多为热重;湿热症中兼见胞肿时,多为兼有风邪。
(二)分型问诊
1.湿邪阻络
问诊:自觉症状不著,或略感痒涩,下睑内颗粒累累,色黄透明,病程冗长,经年累月。
治法:健脾除湿。方用五皮散加减。
2.湿热壅阻
问诊:自觉沙涩不适,羞明流泪,睑内红赤显著,颗粒丛生,色黄而软,白睛红赤。
治法:清热利湿。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
3.湿热兼风
问诊:自觉痒痛难开,眵泪胶粘,胞睑肿胀,睑内红赤,颗粒丛生,色见黄白,白睛可见赤红。
治法:祛风清热除湿。方用除风清脾饮加减。
4.瘀血凝滞
问诊:胞睑厚肿,目涩磨痛,睑内暗赤,颗粒累生,白睛可见紫暗,舌暗可有瘀斑。
治法:凉血散瘀,方用归芍红花散加减。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