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诊断中医闻诊正文

中医闻诊的方法

闻诊中的“闻”包括两个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听声音是通过医者的听觉器官——耳来听病人的声音。这一方法在闻诊中占绝大多数的内容,并且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声音的产生主要是由气流通过体内空腔管道产生振动而发生的声响,所以各种声音的发生主要是气的活动,并受喉、会厌、舌、齿、唇、鼻等器官的调节,与肺、心、肾等脏的虚实有着密切关系,肺直接参与发声,声音的大小与其肾气是否充实有直接关系,故又言肺为声音之门户,肾为声音之根本。听声音不仅能观察发音器官的病变,而且根据声音的变异可以诊察内脏的变化。清代林之翰《四诊抉微》中说:“万物有窍则鸣,中虚则鸣。肺叶中空,而有二十四空,肺梗硬直,而有十二重楼。故《内经》以肺属金而主声音。十二重楼之上为会厌,会厌为声音之户,舌为声音之机,唇为声音之扇。三者相须,则能出五音而宣达远近。音者杂出也,声者单出也。鼻能声面不能音者,从无唇之开合,舌之启闭,其气则走顽颡之窍,达畜门,出鼻孔而为声。声音之道,分之则二。故得天地之和,五脏安畅,则气藏于心肺,声音能彰。”

早在《内经》中就有五行、五脏配五声、五音的论述。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各有其五行相配,也各有其五音、五声相配。肝属木,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属火,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属土,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属金,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属水,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如《四诊抉微》中所说的:“五脏者,各有正声。中盛则气腾,中衰则气弱。脾应宫,其声慢以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宏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五脏之正音,得五脏之守也。”五脏有病可以从声音上表现出来,如五脏患病后,五声也会随之改变,病在肝则呼声急;病在心则笑声壮;病在脾则歌声慢;病在肺则哭声悲;病在肾则呻声低微。所以发声异常可以诊察内脏的病变。《四诊抉微》说:“听声审音,可察盛衰存亡。”

要想掌握闻诊的方法,必须明了正常人的声音及其正常情况下的声音变化。正常声音是指健康人的声音,又称“正声” 。虽因性别、年龄及形质禀赋不同而有个体差异;但都具有发声自然、清晰洪亮、音调和畅、言语清晰,言与意符等特点。这是脏腑精气充盛,气血和调之表现。另外,声音与情态变化关系密切。如喜时发声欢悦而散;怒时发声暴烈而急;哀时发声惨而断续;乐时发声舒畅而缓;敬时发声正直而严;爱时发声温柔而和。这些都属正常范围与疾病无关。当外邪侵袭或脏腑失调时,就会使人发出异常的声音,因致病邪气不同和病变所在的脏腑不同,其发出的异常声音也不同,只要细心诊察病人的声音,便能从中了解到许多情况。

闻诊主要是闻病人气息、语言等的异常变化,如咳嗽、呕吐、太息、呃逆、嗳气、短气等异常声音。在闻呼吸时,我们首先必须明确: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故呼吸异常,多见肺、肾病变。正常之呼吸,频率正常、浅深适中、节律均匀。异于正常,则可知某一脏器出现病变,下面就呼吸的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做一大体阐述。“气粗”是指呼吸声音粗大有力,多因邪热内盛,肺失宣降,气息急迫所致,属实证。《四诊抉微》说:“息高者,心肺之气有余。”但久病气粗,是肾不纳气,虚阳外越,肺肾将绝之征象。“气微”是呼吸微弱无力,多由脏气衰虚,宗气不足所致,属虚证。《四诊抉微》说: “息弱者,肺肾之气不足。”但温热病后,热邪逆传心包,气微而神多为昏,虚实夹杂之候。“气短”是指呼吸短促不足以息,数而不能接续,似喘而不抬肩者,其有虚实之分。实证以气短声粗为主要特征,伴有胸憋闷,咳喘痰多等症。多因痰饮、食积阻碍气机,气机不利所致。虚证以气短息微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神疲乏力,倦怠自汗等症。多由脏腑虚衰,宗气不足引起。“少气”是指呼吸微弱,虚祛声低,数而连续,主要是因为脏腑不足,尤以肺肾气虚为多见。肺气虚者,常伴咳喘无力,痰多等症;肾气虚者常伴有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等表现。“气喘”简称“喘”,是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个临床表现,严重时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临床有虚实之分,如《景岳全书·喘促》说:“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唯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实喘的共同特点是病势急骤,呼吸深长,呼出为快,气粗声高,脉数有力。虚喘的共同特点是病势缓慢,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动则喘息更甚,气怯声低,脉微弱或浮大无力。《临证指南·喘》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哮”是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哨笛音,哮必兼喘,故并称哮喘。但二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均有不同,但应区别,哮有宿根,表现为发作性的痰鸣气喘,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特征。哮有冷热之分,冷哮喘促喉鸣,吐痰清稀色白,为外邪犯肺引动伏饮所致;热哮亦喘促喉鸣,但吐痰黏稠色黄,多由痰热壅肺, 气逆不畅引起。

闻语声为闻诊的主要内容

“声音嘶哑”包括声嘶和失音, 声嘶是指语声低沉,混浊不清。失音是指完全不能发音。若突然不能发音称“暴喑”, 妇女妊娠出声嘶哑称“妊娠失音”,若出现在产后称为“产后喑” 。临床上病人发生声音嘶哑,往往是先见声嘶,语声混浊不清,继续发展则不能发音。其有虚实之分,实者其症在标,因窍闭而暗也;虚者其症在本,因内杂而暗也。“狂言”是病人神志错乱,意识思维障碍所出现的语无伦次。表现为骂詈歌哭无常,胡言乱语,喧扰妄动,烦躁不安,主要见于狂证,属阳证、热证,多因痰火扰心,肝胆郁火所致。此外阳明热盛,瘀血内阻,正气大伤也可见狂言,不属狂证。“颠语”表现为语无伦次,自言自语或默默无语,哭笑无常,精神恍惚,不欲见人,主要见于“癫证”,病人精神抑郁不振,属阴证,多因痰浊郁闭或心脾两虚所致。“独语”是指病人独自说话,喃喃不休,首尾不续,见人便止,伴有精神萎靡不振,倦怠,健忘,动作迟缓,反应迟钝,面色无华,舌淡脉细等。多因心之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或因痰浊内盛,上蒙心窍,神明被扰所致。“错语”是指病人语言颠倒错乱,或言后自知说错,不能自主,又称为“语言颠倒”“语言错乱”,多因肝郁气滞,痰浊内阻,心脾两虚所致。若妇女每遇经期出现语言错乱,烦躁易怒,月经不调或痛经,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见错语,舌质暗或有瘀斑,脉细涩。为经脉不畅,淤血内结所致。“谵语”是以神志昏迷,胡言乱语,往往伴有身热烦躁等,多属实证、热证。尤以急性外感热病多见,其发病急,变化快,为邪热内盛,蒙蔽心神而致。其他可见胃肠热盛与糟粕互结,湿热上攻扰动神明之谵语;湿热内蕴上蒙清窍之谵语;或妇人热入血室,昼日明了,暮则谵语;还可见热炽化毒,热毒熘灼气血的澹语。以上多为实证、热证。在疾病危重阶段,如果出现阴阳格拒、阴盛格阳或阴竭阳脱,均可见谵语,多为虚证、寒证。总之,谵语一症寒热虚实均可出现,以实证、热证居多,虚证少见,疾病初期,邪正力量相当,正邪交争而见者多为实证、热证;疾病后期,正气虚弱时出现者多为虚证、寒证。“郑声”是指语言反复,语气无力,断断续续,前后颠倒不成语句,又称“夺气”。本病多见于疾病后期,病较重,为脏腑精气虚损耗夺,阴阳将要分离,神明将不能自己的患者。《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说:“郑声,重语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郑声在临床中当分亡阴与亡阳。亡阴郑声多兼汗出,口渴,烦躁,身热,舌红少津,多因体内津液暴脱或里热炽盛,阴津耗伤,神明失养所致;亡阳郑声兼大汗淋漓,肢冷厥逆,面色苍白,气息低微,因于久病元气大衰或阴寒盛伤阳或心阳暴脱,致神失所主而致。“语言謇涩”是指言语不清,伸舌偏歪,患者自觉舌体发硬,伴见口眼?斜,半身肢体活动不利或不能活动,为中风初期较轻或中风后遗症者。多因风痰瘀血阻滞,舌体失养所致,热病后期见之者,为热伤阴津,津不上承,筋脉失养所致。

病变出现的其他异常声音有以下几种:呕吐、呃逆、嗳气, 三者均为胃气上逆所致,因病变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亦异。呕吐分呕、吐、干呕。声物俱有为呕,以物出无声为吐,干呕为欲吐而无物有声,呕吐则为其声有物。《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曾将三者清楚分辨。《医经溯洄集》说:“夫呕者,东垣所谓声物兼出者也,吐者,东垣所谓物出而无声者也。至若干呕与哕,皆声出而无物也。夫仲景以声物兼出而名呕,以物出而名为吐,以声独出而名为干呕。”将三者做了很详细的区分。“嗳气”, 《素问》称为“噫”,《伤寒论》称为“噫气”,是气从胃中上逆而发出沉而长之声。嗳气时有酸臭味的称为“嗳腐” 。正常人饱食,饮啤酒、汽水之后亦可嗳气,但嗳气后腹中舒适,不属病态。嗳气临床有寒热虚实之分,食滞或肝气犯胃之嗳气多为实证,脾胃虚弱之嗳气多为虚证,寒热嗳气多兼夹在上述两类嗳气之中。“呃逆”俗称“失咯忒”,《类经》说:“古之所谓哕者,则呃逆无疑。”是胃气上逆,从咽部冲出,不由自主发出的一种声音,因其呃呃连声,称为呃逆,根据呃声高低,间歇时间长短及其兼症可以推断出呃逆的寒热虚实。若呃声沉缓,脘腹不适,得热则减,遇寒加重,多为胃寒;呃逆高亢而短,连续有力,口臭,便秘,多为胃热;呃声低微,气弱无力,纳呆腹胀,手足不温,系脾胃虚弱。若久病,重病发出呃逆频作,为病情危重之征兆。若遇风寒或进食快亦可见呃逆,但时间短,可自愈, 一般不属病态。“肠鸣”,又称腹鸣,是指肠间漉漉有声而言,多因腹中气机不利所致。脾胃阳虚以肠鸣伴腹泄,腹痛隐隐,得温缓解为特点;中焦寒湿内停以肠鸣声大频作,腹中冷痛,大便稀塘,形寒肢冷为特点;痰饮内停以肠鸣漉漉,沥沥有声,脘闷纳呆,苔腻为特点;肝脾不和以肠鸣伴脘痛,胸胁胀,易怒,嗳气,太息,情态变化加重或缓减为特点;大肠湿热以肠鸣伴腹泄、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大便奇臭,腹痛即泻,泻后痛止为特点。“喷嚏”为鼻中发痒,不由自主地张口吸气,吸气后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闻诊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中医闻诊之闻声--语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