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漫话正文

我国古代医院

据汉书记载,公元6年左右,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平帝刘衍下令在地方建造房屋,内置各种药品,并配置医生,这也许是我国第一批公立的临时医院。到了隋唐时代,具有一定收容能力、并有相应管理制度的医院已初步形成。如在唐武宗年间,丞相李德裕就曾倡导成立“病坊”。

到了宋代,医院门类日渐齐全,如出现较早的“福田院”,以佛家世间有“三佛(福)田”之说而取名,是用来收养老、瘫、乞丐的官办慈善医院。北宋末年,各地陆续设立了为贫困病人治疗的“安济坊”,它们都带有救济色彩。南宋时,不少地方设置了供四方宾旅患者疗养的“养济院”。

元代至元7年(公元1270年)在北京设立的“广惠司”是我国最早的西医院。由于元代版图扩大至欧亚两洲的大部分土地,西人居北京者增多,所以,在北京设西医院以应需要。当时“广惠司”请阿拉伯医生治病。1292年,元代在北京和多伦(内蒙古多伦县)各开设药物院,专卖西药。

明、清两代出现的“太医院”,设院使、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员等职别,其作用主要为皇室服务。至于下属的医院,仍通称“病坊”。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的医院开始出现了乳母、女使等职称,其作用可能相似于现代医院的护士了。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我国古代医院的分类

下一篇:中医中的十个数字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