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名方,书中记载其“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疼,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营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逍遥散问世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治疗产后虚热的专方,明代以后其应用不断得到扩展,不再是女性专用方了。逍遥散构方严谨,其主要病机肝郁与血虚又常是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故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疑难病的治疗。本方作为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剂,曾被前人誉为 “肝病第一良方”。有研究将本方源流概括为:渊源于汉代,成方于宋代,充实于明清,发展于现代。
清代医学家王子接著作《绛雪园古方选注》曰:“逍遥,《说文》与‘消摇’通。《庄子·逍遥游》注云:如阳动冰消,虽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摇,虽动不伤其内。譬之于医,消散其气郁,摇动其血郁,皆无伤乎正气也。”释文比喻太阳出来后,冰雪融化,但水气和水还存在,没有耗竭根本;舟行水摇,船在河里走,水拍打着船往前走,但水不会伤到船的内部。两个比喻中所讲冰雪融化及船之前进,都是强调这个治疗过程不伤正气、不伤根本。逍遥散能疏肝、理气、健脾、养血,其调理气血作用平和,不伤正气,用之得当则精神爽朗,逍遥自在,故名“逍遥”。又《内经》所云“木郁达之”,遂其曲直之性,“逍遥”是也。(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