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漫话正文

蛤蚧脰能鸣 蟾蜍眉有毒

蛤蚧,又名蛤蟹、大壁虎,《本草纲目》称其为“仙蟾”,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蛤蚧性平味咸,入肺、肾经,有补肺益肾、定喘止嗽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劳、肺萎、喘咳、咯血、消渴、阳痿等。蛤蚧多栖树洞山岩中或墙壁上,扑食昆虫、小鸟等为食。现代研究表明,蛤蚧的提取液有雄性激素样作用。《本草纲目》引《顾玠海搓录》云:“蛤蚧牝牡上下相呼,累日,情洽乃交,两相抱负,自堕于地,人往捕之,亦不知觉,以手分劈虽死不开,乃用熟稿草细缠,蒸过曝干售之。”

西汉杨雄在《杨雄方言》中曰:“桂林之中守宫能鸣者,俗谓之蛤蚧,盖相似也。”清代赵翼《岭南物产图》曰:“蛤蚧脰能鸣,蟾蜍眉有毒。”似也在描写“牝牡相呼”。现代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杨宪益《戏答谢严文井兄送蛤蚧酒》曰:“早知蛤蚧壮元阳,妻老敦伦事久忘。偶见红颜犹崛起,自惭白发尚能狂。久经考验金刚体,何用催情玉女方。圣世而今斥异化,莫谈污染守纲常。”

此《蛤蚧图》,蛤蚧在墙上攀爬,旁置菊花,提示菊开之时为一年中捕获蛤蚧的最后时段。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从佛心仙技谈中医传承创新

下一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