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中医漫话正文

中医医院:中西知识共存的空间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欧洲在近代政治革命以后,逐渐将医疗服务纳入国家体制之中。19世纪以来,随着传教士医师东来,西式的诊所和医院开始在中国出现,并逐渐为社会所接受。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卫生行政也逐步开展建立以医院为主体的医疗系统。那么,中医是否也能建立医院?人们开始留意到,近代医院制度原来是一个带有深刻西医烙印的空间。

医院制度的引进

清末,西式教会医院在中国纷纷建立,1856年广州博济医院、1879年上海同仁医院、1883年苏州博习医院等相继出现,使医院这一外来形式出现在国人视野中。

随着了解的增多,人们开始更多地了解西医及其医院了。1895年上海《申报》也发表文章论述设医院的好处说:“医院之设有六利也:有易于沾染之症病者住院,家人可免再病,一利也;住院之后,俾医者朝夕施治,体察病情,易于奏效,二利也;贫者省延医服药之费,能安心住院,三利也;且起居较便于家,房屋较于家为洁,病者所宜,四利也;家人不致忙乱,仍可营生,病者得以静养,五利也;如疯人及诸恶病,另设别院,俾皆得所愈,则固妙否,亦可终其天年,六利也。”

在西医医院的示范性作用下,中国人对医院及其留医制度逐渐熟悉和接受了。在时代的发展面前,中医的医疗方式虽然仍然侧重于个人诊治,但也认识到单纯以门诊和出诊为主不足以适应社会需求,开始积极创办中医医院。

中医创办医院

1872年香港东华医院的成立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中医医院。1899年广州士绅为应付疫症流行创办了广州城西方便所,1901年更名为城西方便医院,也是以中医赠诊为主体,设有留医用的“养病房”。不过它们还未脱离传统慈善机构的性质,具有多种社会职能。

进入民国之后,中医开始努力兴办正规的医院。尤其是开办中医学校教育时,参照政府的学校规程关于西医学校应附设医院的规定,中医也把设立医院作为条件之一。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成立后,到香港各药店药行举行沿门劝捐活动,筹集了一笔资金,于1933年建成“广东中医院”,即现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随着中医抗争运动的发展,各地又陆续有呼吁政府设立公立中医院的倡议。1935年中央国医馆焦易堂等发起建设首都国医院,1935年广东成立公办中医学校广东省立国医学院时,也制定了附设留医院的计划,但由于各种原因均无下文。

中医医院对中医教学和临床起到积极作用。如广东中医院所说,“故本院之使命,一方面从实际上工作,使国医国药由理论而趋于实际,由庞杂而归于大醇,成为一整个之医学。”焦易堂筹设首都国医院的目的之一也是“鉴于中医之自矜心得,各分派系,为集中研究,增进效能起见”。从这些角度而言,中医医院的创办为中医临床学术的进步提供了新的阵地。

但是,在卫生行政部门眼中,这样的中医医院却不符合“医院”的标准。

卫生部禁止中医称“医院”

1929年4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公布了《管理医院规则》,规定“凡以治疗为目的设置病床收容病人者为医院”,要求所有医院呈报登记。当时上海、浙江等地纷纷请示:中医医院可否注册?不久卫生部正式答复说:“医院管理规则系专指医师设立之医院,并不包括中医医院在内。按中医向来习惯及治疗方法,既无设立医院之先例,亦无设立医院之必要。”

不久,在上海市制定了《管理中医院暂行规则及注册规则》呈报卫生部时,卫生部批复说:“中医院之医院名称似与《管理医院规则》第五条之规定微有冲突,已改为‘医室’二字,以免混淆。”也就是说,中医只能称医室,不得称为医院。此事公开,激起中医界的强烈声讨,以致行

|<< << < 1 2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中医教育艰难转型

下一篇:仙茅古称婆罗门参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