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诊断诊断基础正文

什么是诊法合参

中医诊断疾病时,主要依赖感觉器官,通过病人体内的病理变化在体表所显示的异常征象与病人自我感觉的不适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即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医生的主观感觉,以及患者的主观感觉与自述。

症状是辨证的基础,若症状出现偏差,辨证辨病必然产生困难,因而可能作出错误诊断。为了进行正确的诊断,特别对于那些症状复杂的疑难重症,必须充分搜集尽可能全面与详尽的资料,才能减少偏差。详细收集临床资料的根本办法是四诊合参,因为不同的感觉器官具有不同的感觉功能。望诊、闻诊、切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听觉、嗅觉与触觉来对病人进行诊察,而问诊则概括了病人的感觉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有关问题的叙述。它们之间只能相互补充,不能彼此取代。所以,只有全面收集四诊资料,才不致遗漏辨证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为正确诊断创造良好条件。故明代徐春甫曾云:"四者之要,望闻问之三者先以得其病情之端,而后总切脉于寸口,确乎知病之源"。李延罡则对四诊合参作了很形象的比喻,他说:"望闻问切,犹人有四肢也。一肢废不成其为人;一诊缺不成其为医",由此可见古代医家对四诊合参之重视。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什么是病证结合

下一篇: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