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医文化医药典故正文

苏东坡与圣散子方

我国古代,诸多名儒亦通医,甚至编撰医著以传世,所谓“以儒通医”者亦颇多。特别是宋代苏轼、沈括、曾巩、黄庭坚、陆游、秦观、洪遵、魏岘等名家均注重研究方治,有名著如《苏沈良方》《洪氏集验方》《魏氏家藏方》等均流传于世,传承至今。本文主要谈苏轼研究、习用方剂的概况。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更以其号享誉天下。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宋代名儒中享誉无出其右。苏轼曾任政府高级官员,又曾数次被贬谪、下放。他平素多览读医学方书,有关处方、疗病之书亦颇多涉猎、运用。他生平注重研习医方,并将选方编成方书,当时未获刊行。苏轼病故后,宋末学者(失其名)选录其方,与宋代名儒沈括所选之方合编为《苏沈良方》以传世。

《苏沈良方》10卷(一作15卷),初见于《宋史艺文志》。此书以沈括选方占较大比例。由于沈氏选方注重实效,为世医所称颂。沈氏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列《药议》一卷,亦有较高的参阅价值。清代《四库全书提要》言:“《苏沈良方》主要是沈括所集方书,而后人又以苏轼之说附之者也。”《读书敏求记》又说:“东坡曾撰苏氏圣散子方。”圣散子方被认为是苏氏选方中的败笔,兹述之如后。

苏轼平素经常收选疗病方治,俞弁《续医说》指出:“昔(东)坡翁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州)时,其地濒江多卑湿,而黄(州)之居人所感者,或因中湿而病,或因雨水浸淫而得,故服此药而多效,是以通行于世。”《续医说》指出:“殊不知圣散子方中有附子、良姜、吴茱萸、豆蔻、麻黄藿香等剂,皆性燥热,反助火邪。”圣散子方亦被收录于《苏沈良方》卷五中,共有20余味药。究其原委,此方是苏轼在黄州遇四川人巢谷,巢氏拿出圣散子方,自称得之于“异人”,凡伤寒不问证候如何,均用此方施治,无不愈者。苏轼感到很惊奇,信以为真,并为之写序。作为宋代大名儒,又是官员,苏轼为此方撰序以后造成的误治弊害及伤亡殊多。所以宋代医学名家陈言在《三因方》中指出圣散子方是治寒疫的,但“因东坡作序,天下通行。辛未年(1091年)永嘉瘟疫被害者不可胜数。”过去在黄州疫病流行时用圣散子方,“其病偶中,亦未知方土有所偏宜,时过境迁,已难考证。夫寒疫亦能自发狂,盖阴能发燥,阳能发厥,物极必变,理之常然”。然而在疫病、伤寒流传较多的情况下,即便是当时的名医庞安时“亦不敢言非”。当时的圣散子方,竟被作为“良方”流传于世。

我们应如何评价圣散子方呢?其实沈括在初撰《沈氏良方》时即说:“余所谓良方者,必目睹其验,始著于篇。”可见苏、沈二位在对待选方方面有所不同。此方后来在宋宣和(北宋晚期)后,仍盛行于京师,“太学诸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今医者悟,始废不用”。这应该是苏东坡对疫病病因、病机和证候表现理解得深度不够,造成了有些医生在实际应用中的弊害。故宋代刘因在《静修文集》说:“一方之不善,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明初名医刘纯在《玉机微义》中曾指出关于选方治病的两个要点须加强认识,即医者“不知通变之法,与经旨多向违戾”的倾向。研究方治者,必当格外重视。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石榴的传说故事

下一篇: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