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大诗人自居易,享有75岁的高寿,故后人称白居易为修性养生的楷模。
白居易青年时代因家境贫困而长期流浪,步入仕途后又因得罪权贵而数度遭贬,以致年方四十就发白齿落,未老先衰。但是他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始终保持淡泊名利与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欣赏到许多关于保健养生的经验,其中不乏精警之言,读来饶有兴味。
衰老是生物的自然规律,谁也不能例外,老年病接踵而来,眼视力下降,这对一位诗人来说,该是多么痛苦的事。可是白居易面对现实,设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静心修养,以获取精神上的补偿。他在《眼暗》一诗中写道:“……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药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这是何等豁达的心胸,白居易善于让自己的思维从困境中走出来,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
白居易能用哲学的观点去认识老年,分析老年,正确地对待老年,认为人生是个很自然的过程,不要为生生死死所羁绊,应坦然处之。他在《逸老》诗中写道:“白日浸浸下,青天高浩浩。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他将一生中的少壮与衰老,比作一天中的劳与逸,人累了就必须休息,把休息也当成为一种享受,衰老既然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注意保养才是,正如他在诗中写的“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顺之多吉寿,违之多凶夭”。
亲近自然物,“野性爱栽植”是白居易养生的第三条经验。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白居易则是山水林泉皆为所乐。自居易被贬作江州司马时,在庐山香炉峰下结茅舍,政务之余来此栖居。他深爱此处的自然环境:岩石清流,松柏翠竹,风岚烟霞,鸟兽时聚;茅屋旁有飞泉溅玉,小院里有白莲净池,恰如“倦鸟得茂林,涸鱼返清源”。白居易意气飞扬,携一壶酒,弹奏五弦之琴,酣畅时,赋新诗,仰天而歌,“如获终老地”而流连忘返。
白居易为官一生,调动颇繁,每新到一地,他都要在衙门和私宅周围及院中进行绿化、美化。他尤其爱松、竹、柳、荷,这是其工作和居住环境必植之物。《东楼竹》写道:“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白居易特别喜欢在居室窗前植竹,《竹窗》云:“烟通杳蔼气,月透玲珑光”,“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别有一番情趣。诗人把种树栽花看做是休闲,是爱好,是性情使然:“野性爱栽植”。《东涧种柳》:“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诗人认为“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白居易官至中书舍人时,买得一宅,因院内有10棵松树而喜不自禁,秋有韵,夏有荫,春雨满树珠,冬雪压枝白,“四时各有趣”的景致,对于他来说“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白居易的精神养生法给世人有许多启迪。人的精神状态与健康关系极大,知足则乐,不知足则不能全生,能招致疾患灾祸,这种观念无疑义。在《白香山集》里,诗人坦陈自己知足常乐的心境:“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人老多忧虑,我今婚嫁毕。心安不转移,身泰无牵率。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一裘鞍马多,不能骑两匹。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他被贬杭州后,虽然失意于官场,但却寄情于山水,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并轻松吟出:“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手把青筇杖,头戴白纶巾,兴尽下山去,如我是何人”的千古绝唱。在那湛蓝清澈的山水之间,他的心就像是悠然飘浮的白云,闲情雅兴之中,看着晶莹碧纯的泉水,自己也觉得心静如水,超然脱俗了。诗人陶醉在迷人的景色中是多么怡然自得;诗人保持着这种富有朝气的生活方式,足以垂范后世。
“心足即为富,身闲乃当贵”是白居易养生的另一条经验。他做官基本都是做高官,纵使被贬出京师,也是任州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