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首先养心
中医治疗疾病强调精神心理因素,治病首先要治心,养生也首先要从养心做起,就是要从如何做人开始。养心就是注重精神心理因素的调节和品德的修养。从做人而言,就是养正气,养成浩然之气,“养得一身浩然气,春光布体日星悬。”近代医学研究发现,不仅大多数精神系统疾患和精神情志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而且许多躯体病变的发生、加剧或减轻的契机,也和精神因素关系甚大。所以,要求心存仁爱,与人为善。做人道理其实就是养生道理,我非常推崇儒家做人的道理,做人做得好,就能心理和顺,健康长寿,心存仁爱,与人为善,“仁者寿”,寿命就相对延长。处处有仁爱之心,处处行仁爱之举,处处有普济众生的思想,有帮助人的思想,助人为乐,这种思想就是仁心,有仁爱的人心理就平和,《黄帝内经》有句话:“故主(心)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身体健康,首先要有道德修养。要心地善良,做人做好人,不要做坏人,作坏人的结果是害人害己,不仅肉体上受损害,而且精神上也受损害。做坏事必然心犹惕厉,时刻不得安宁,于心不安,则神魂颠倒,日不安寝,夜不成寐,胡思乱想,必然造成气血紊乱(逆乱),功能失调,抵抗力降低。这样怎能谈得上长寿!
做好人,心地好,心安理得,心境泰然,百体从安。心就是指大脑,百体包括头脑和内脏。做好人的好处,就是身体健康,得到长寿。做人做得好,心存善良,处处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与人为友,与人和睦相处,这样的心情便很愉快,心境愉快,气血就会调和,气血调和就百病不侵。人体的调节功能在什么情况下作用发挥的最好呢?就是心境平和、心情安泰的时候。淡泊以明志,即是淡泊名利。现在有不少人,社会知识也能说出不少,文章发表不少,可是实际上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又有许多人膏粱厚味、酒色无度,摇精淫乐,一心想发财,孜孜汲汲,唯利是图,这种人必然夜梦颠倒,心神不安,怎么延年呢?饮食膏粱厚味,所以出现“三高”症。做人的道理包括从生活起居到理想境界。首先是在思想上要淡泊名利,轻视生死,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这是从宏观上看问题。人的自然死亡是正常死亡,现在许多人往往不得其寿而死。人应该活到150岁,而目前都没有达到,就是不得其寿。疾病多不一定短寿,身体弱并不影响寿命长短。有的人身体很弱,但活得很长寿;有的人从表面看很强壮,却死得很早。
良医涉世,良相胸怀。儒家思想的处世哲学,最高境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己及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还有兼济众生,当仁不让。核心是修身养性,自我完善。然后由己及人,逐步推广开去。自己修养好了,才能底气充沛,如果你自己都没有做好,那你想帮别人,岂非痴人说梦!所以,修身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基础。
做诗著文能够陶性冶情,抵御各种思想杂念的干扰。诗人常说“一字不稳费功夫”,虽然说的是做诗的艰辛和难处,但正说明了古人说,文章“穷而后工”,做诗就能把注意力和积极性调动到修辞炼句上。也许老天是公平的,这里关上了一道门那里又打开一扇窗,虽然诗人和文人不去追求经济物质生活,但老天又从另一个方面——才华和智慧上补偿了他。
养生贵在识度与守度
度,是衡量事物轻重、长短、多少的统称。它包括理度、法度、制度、气度、节度等,做人的一切,都得有个度,养生也不例外。孙思邈提倡饮食应“饥中饱,饱中饥”,就是饮食之度;汉代华佗主张“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就是劳逸之度;《内经》云“起居有常,不竭不妄”,就是房事之度;《论语》中云“唯酒无量不及乱”,就是饮酒之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理财之度;“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精神文明之度;“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是做人之度。
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是指无过无不及,把握处理事物恰到好处。这是把握“度”的最高准则。《内经》曾提出“生病起于过用”的观点。诸如饮食过饱,情志过用,劳逸过度等,均可成为致病之因。养生之度,可以根据体质、生活习惯、地域环境和时代条件不同而作适当调整。如能“发而中节”,可葆身体康健寿考,精神安乐,社会和谐进步,世界和平繁荣,使人间重重戾气,化为天上朵朵祥云。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