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表现:肢体痿软,难以站立,行走不正,握物不牢,一侧或两侧肢体弛缓性瘫痪,神倦乏力,面色无华,或午后潮热,颧红,舌紫黯,苔薄白或苔少。
病因病机:风热暑湿时邪耗伤气血,阴津亏虚,肺叶焦枯,输布无源,气虚血行不畅,宗筋失养,故肢体痿软,不能站立,行走不正,握物不牢,重则肢体瘫痪,痿软无力。气血不足,故面色无华,神倦乏力。若阴津不足,则午后潮热,颧红。舌紫黯,苔薄白,为气虚血瘀之象。
治则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出处:《中医儿科学》·第二章时行疾病(篇)·第八节小儿麻痹症(章)
原文:气虚血滞症状肢体痿软,难以站立,行走不正,握物不牢,一侧或两侧肢体弛缓性瘫痪,神倦乏力,面色无华,或午后潮热,颧红,舌紫黯,苔薄白或苔少。证候分析风热暑湿时邪耗伤气血,阴津亏虚,肺叶焦枯,输布无源,气虚血行不畅,宗筋失养,故肢体痿软,不能站立,行走不正,握物不牢,重则肢体瘫痪,痿软无力。气血不足,故面色无华,神倦乏力。若阴津不足,则午后潮热,颧红。舌紫黯,苔薄白,为气虚血瘀之象。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中黄芪大补元气,当归尾、赤芍、川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地龙疏通经络。上肢瘫痪者,加桂枝、桑枝祛风通络;下肢瘫痪者,加独活、桑寄生益肾通络。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