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诗词漫话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相传元宵节始于汉文帝(前179—前157年)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世人也留下了诸多有关元宵节的优美诗词。
元宵节又称灯节,那就自然离不开灯会。宋代辛弃疾《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的盛景。宋代周邦彦《解语花?上元》词:“风消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惟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词中详细生动地描写了元宵佳节灯市玩赏游乐的盛况。
元宵节一般习俗要吃汤圆,其实也有预示团圆之意,因此在元宵节之际抒情感怀的诗词也多有出现。宋代欧阳修《生查子》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首广为传送的佳篇,上阙回忆去年元夜时的甜蜜,下阙描写今年元夜的凄凉,运用对比写法,将境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元代失名《折桂令? 元宵》:“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诗中作者用月色的美反衬出自己在这种唯美中孤独的凄然心情。
对故国眷恋之情的诗词有李清照《永遇乐》词:“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以前后两种元宵节的不同景况,构成鲜明对比,显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而极大限度的流露出对故国的眷恋。
描写元宵节盛景的诗词是不胜枚举的。元代元好问《京都元夕》诗:“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展现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欢乐。明代唐寅《元宵》诗:“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刻画了“满街珠翠”、“沸地笙歌”的热闹景况。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表现的是元宵节做元宵当街买卖的情景。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在诗词中赏析元宵节是一种品味,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伸。当空皓月,月圆人和,和和美美中,让我们体味这佳节佳时的欢乐吧!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