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在中国南方称为糯米,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糯米是制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宝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也是酿造醪糟(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营养价值
糯米是所有谷物中碳水化少吃或不吃;糯米做的食品如年糕等一定合物含量最高的,能迅速为人体提供大量质的含量不高,含钙量较高却不易被人体吸收。
糯米酒:也称甜酒、酒酿、醪糟,味醇而香甜。因乙醇含量少而少刺激性,可以单独喝也可以用来炖鱼、炖肉,能增进食欲、助)自化、清暑解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色,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
血糯米:血糯米的种皮有层紫色的物质,呈紫红色。它的味道很香、糯性又强,其含有多种营养素,尤其是铁的含量高,是种补血佳品。中医理论认为其能健脾暖肝、活血补血、明目、补精,适合产后女性、须发旱白、病后体虚的人食用。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入脾、胃、肺经。
功用主治
补中益气,健脾暖胃,固表止汗。主治脾胃虚寒,反胃,食少,泄泻等;胃表不固,自汗,多汗等;消化道慢性疾病等。
适宜与禁忌
食物相克。
糯米+苹果:糯米中磷等矿物质与苹果中的果酸结合,产生不易消化的物质,易导致恶心、呕吐、腹疼。
糯米+酒:同食会容易让人酒醉难醒。
食物相宜。
糯米+红枣: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心悸失眠者。
糯米+莲子:益气和胃、补脾养肺,强健骨骼和牙齿。
糯米+莲藕:健脾止泻、清热生津,凉血散瘀、益气养生。
糯米+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嫩肤美容。
糯米+山药:补益脾胃、敛汗止渴、益气补肾。
糯米+百合:补气养血,消疲健身。
选购技巧
挑选糯米时应选择颜色为纯白,颗粒完整、饱满,表面有光泽,无异味的。糯米应在干燥、避光处保存。
专家提醒
糯米的营养素不全面,宜同其他食物搭配食用,如豆类、肉类、干果等。糯米黏滞,不容易自化,吃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宜次吃得过多.老人、小孩、消化功能弱者应要加热后再吃,不宜吃凉的。
糯米食疗方
1、糯米250克,黄酒500毫升,鸡蛋2只,同放入碗中,入蒸笼隔水蒸熟,l天分数次食。功能补中益气。适用于大病以后气虚脱力。
2、爆糯米花100克,桑白皮100克,水煎服,每天2次。功能养阴清热。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尿频等。
3、糯米粉30克,蜂蜜30克,加水拌为糊状后煮熟服用。功能利胆
4、糯米500克,山药50克,炒熟后研末,每天清晨取50克,加白砂糖2匙及少许胡椒粉,用开水调服。功能温脾暖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
5、糯米100克,槐米200克,分别炒黄,共研为细末,每天早晨空腹时用开水冲服10克。功能软坚散结、消瘿。适用于颈部淋巴结核。
6、糯米100克,小麦麸100克,同炒后研细末,每次10克,日服3次。功能固表止汗。适用于表虚自汗。
7、糯米适量,百合60克,红糖适量;糯米淘净,与百合同人锅中,加水煮粥,熟后调红糖食。此品可以缓解胃痛。
8、糯米250克,生姜汁3匙。糯米、生姜汁在文火上同炒,至糯米爆裂,研粉。每次1—2匙,每日2次。开水调服。适用于脾胃虚弱的孕妇,可治妊娠呕吐。
9、糯米200克,八角茴香粉50克,炒极热,盛在长袋子中,敷于患处。功能止痛。适用于腰痛、关节疼痛等。
家常食谱
1、糯米粥:糯米50克,白糖适量,加水如常法煮粥。功效补肺清热止咳。适用于肺虚表热引起的咳嗽、少痰、身热、多汗等症,也可用来调养胃气、补益脾胃。
2、糯米麦粥:糯米150克,麦粒l00克,花生米100克,冰糖屑200克。先将糯米、麦粒分别用清水淘洗干净,沥水。花生米用清水洗净,沥水。再将锅置旺火上,加入清水、麦粒、花生米,烧沸后改用小火熬煮,至麦粒开花时,加入糯米一起熬煮,至成粥时再加入冰糖屑调味,稍煮即成。
3、糯米红枣粥:糯米适量,红枣7个。煮粥,至极烂。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暖胃。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此品,也可作为日常饮食。
4、糯米莲子粥:糯米50克,莲子20克,红糖适量。先将莲肉洗净、煮熟,捣烂如泥,糯米淘洗干净,一起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稀粥,加入红糖拌匀,即可。每日1剂,分2次空腹服食。功效健脾止泻,养心安神,益肾固精。适用于脾虚泄泻、大便溏薄、肾虚遗精、尿频、带下、虚烦心悸、失眠等症。
5、糯米栗子粥:糯米50克,栗子50克,白糖适量。先将栗子洗净,用沸水煮泡5分钟,去壳,将栗子肉捣烂如泥,糯米淘洗干净,备用。再把栗子泥、糯米放人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拌匀,即可。每日1剂,分2次空腹当点心服。功效补肾壮骨,健脾益气。适用于肾虚腰痛、腿脚无力、脾虚泄泻等症。
6、糯米阿胶粥:阿胶30克,糯米30克,红糖少量。将阿胶捣碎,放入铁锅内,炒至黄色,再研成细末,备用。把糯米淘洗干净,放人铝锅内,加水适量,先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至八成熟时,加水、阿胶粉和红糖,继续熬煮成粥即可。功效补血止血,滋阴补肺,安胎。适用于血虚、吐血、便血、虚劳咳嗽、咯血、妇女月经不凋、胎动不安等。
7、参枣糯米饭:党参10克,大枣5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先将党参、大枣洗净后煎30分钟,去参枣,汤水备用。再将糯米洗净加参枣汤及水适量放人大碗中,蒸熟后扣在盘中,把红枣放在饭上。然后将上述汤水加白糖煎成黏汁,浇在上面即成。功效健脾补气养胃。适用于体盘气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肿等。
8、黑芝麻糯米饭:黑芝麻250克,糯米250克,首乌30克,砂糖适量。先将黑芝麻洗净,炒熟,冷后研碎。再将糯米洗净。然后首乌洗净后煎浓汁。最后将黑芝麻,糯米和砂糖一同放入蒸锅中,加入首乌浓汁及水适量,拌匀。隔水蒸熟即成。功效补肝肾,润五脏,益精血,乌须发。适用于肝肾虚、须发早白以及腰膝酸软,久服能益寿延年。
9、黄芪二麻糯米饭:黄芪30克,黑芝麻200克,升麻10克,糯米250克,砂糖适量。先将黄芪、升麻洗净后煎浓汁。再将黑芝麻洗净,炒熟,研碎。然后将糯米洗净。最后将黑芝麻和糯米放入蒸锅中,加入黄芪升麻浓汁及水适量。加砂糖后拌匀,隔水蒸熟。功效补中益气升提,补肝肾。适用于气虚下陷所致内脏下垂。
10、八宝饭:糯米l000克,蜜枣片6克,桂圆肉6克,南瓜子肉3克,红绿瓜细条6克,莲米6克,青梅片6克,豆沙90克,白糖90克,板油丁15克,猪油30克。制作:糯米上笼蒸25分钟(下垫纱布),加入糖、猪油拌匀。取大碗一只,放入桂圆、蜜枣、红绿瓜条、南瓜子肉、莲米、青梅,摆成美观形状,加上一层糯米,中间夹人猪油丁、豆沙,再用糯米盖牢。碗上笼蒸透,取出扣入盆中,拿掉扣碗,即可食用。此饭花色美观,甜糯适口,四季皆宜。功效:养心神,补气血。此甜点适宜于贫血、失眠、心悸、消瘦等患者食用。
11、健脾八宝饭:白扁豆50克,淮山药50克,米仁50克,陈皮10克,红枣20只,糖青梅20克,莲肉50克,糯米500克,糖适量。先将白扁豆、米仁、莲肉,淮山药、陈皮等洗净后煮熟备用。再将糯米洗净放人盆中加水蒸熟。接着取大碗一个,内涂猪油,碗底摆好糖青梅等上述配料后,覆盖上熟糯米饭。然后再蒸20分钟,将八宝饭扣在大圆盘中,最后用白糖水浇在饭上即成。功效健脾益气,养胃和中。适用于体弱、少食、便溏等。本品色香味形俱佳。
12、糯米酒鸡:糯米酒、鸡肉适量,红枣(去核),生姜几片。将上几味共蒸,鸡肉熟即可食用。糯米酒补益通脉,鸡肉补脾肾益气血,大枣补气血。几味共用补虚损,强脾胃,用于产后、体弱者、长期泄泻者补益。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