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神经精神疾病癫痫癫痫常识正文

特发性癫痫

特发性癫痫亦称原发性癫痫,在这类病人的脑部并无可以导致症状的结构变化或代谢性疾病表现,目前认为其致病因素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或有家族性出现的倾向。国内外大量的癫痫家系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普通人群的癫痫患病率为0.5%~1%,原发性癫痫的亲属癫痫患病率为19.8%,个别高达69%,继发性癫痫的阳性家族史为1%~4.5%。癫痫通过何种方式进行遗传,部分学者提出多基因遗传的观点,认为致病基因的作用必须在许多基因积累效应共同作用的基础上发病,且与外界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即癫痫发病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与许多促发因素有关。国内张葆樽的有关研究认为父母近亲、发热惊厥家族史、精神分裂及偏头痛家族史都有较高的癫痫发病率,且一般不表现为显性或隐性遗传。另外在临床中也有许多和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心脏畸形合并癫痫的病例,如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瘤、家族性黑朦性痴呆、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等并不符合任何一种孟德尔遗传,因而应归于多基因遗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癫痫遗传因素的认识逐渐深入,最近发现了部分引起原发性癫痫的基因突变,这些基因所编码的均为钾或钠离子通道蛋白亚基,因而有人也称这种原发性癫痫为通道病。人类遗传的主要方式包括单基因、多基因、染色体和线粒体等,这些遗传方式的突变或畸变均可导致癫痫的发生。

1.癫痫的单基因遗传

单基因遗传又称孟德尔遗传,是指某种遗传性状或遗传病的遗传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而传递给下一代。根据遗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性连锁遗传三大类,目前仅有少部分癫痫是以此种方式进行遗传的。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①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BFN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癫痫,临床较少见,它以非诱发性部分性惊厥或阵挛性大发作为特点,多在出生后2~3天发作,临床表现为强直性阵挛和呼吸暂停性发作,而后出现凝视和眨眼等眼征以及自动症等,脑电图检查有全面波幅降低、慢波和棘波等,其改变在几周或数月后消失,儿童期后基本正常。大多数病例发育及预后良好,但有10%左右的患儿以后可能继续有癫痫发作,常因听觉或情感刺激而诱发。遗传连锁分析和定位克隆研究结果表明,BFNC是由染色体20q13.3位点上的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基因KCN02或8q 24位点上的KCN03突变所致。

②伴发热惊厥的全身性癫痫(GEFS)是另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全身性癫痫,约占6岁以下儿童癫痫发病率的3%,有多种发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婴儿期热性惊厥和6岁以后的强直性阵挛发作。GEFS具有遗传异质性和表型异质性,连锁分析结果显示有2今与它相关的基因,分别定位在8号染色体(8q)和19号染色体(19q13.1)上,Wallace等通过一个较大的家系基因连锁分析发现SCNTB基因突变是引起GEFS的原因之一。

③常染色体显性夜发性额叶癫痫(ADNFLE)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部分性癫痫,以短暂性运动性夜间发作为特征,多在入睡后不久或醒来之前的浅睡眠状态下短暂性发作,邓分病人可继续全身性发作,常有发作先兆。发病以儿童为多,成人也可发病,发作时病人往往清醒,只有少数病人有感觉丧失,因此往往被误诊为梦魇、夜惊、歇斯底里、睡瘫、发作性夜间肌张力障碍和癔病等。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外显率为70%,致病基因定位于染色体20q13.3位点,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4亚基基因(CHRNA4)突变,导致苯丙氨酸取代丝氨酸,从而引起ADNFLE。随后在挪威家系中发现三个碱基对插入突变而增加一个新的氨基酸也与本病有关,神经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由4个单体组成,这4个单体则由11个亚单位的不同组合而形成,CHRNA4亚单位的钾离子通道弥散性降低,使得膜电位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继发性癫痫的成因

下一篇:痫性活动的传播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