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麻黄连翘小豆汤合胡煎方。
【组成】麻黄3克,连翘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乌9克,苦参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另外中医疗法:
1、活血祛风法:适用病人舌质暗紫,有瘀斑及血瘀症状,并不易分辨风寒及风热症状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荆芥、防风各10克。根据辨证不同又可分为:
(1) 活血辛凉透表法:适于有风热症状者。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辛凉解表药,常用:浮萍30克,地肤子30克;升麻6克、葛根15克;浮萍30克、地肤子30克、升麻6克、葛根15克。
(2) 活血辛湿透表法:适于有风寒症状者。可用永安止痒汤。
(3) 活血湿阳法:并用于湿寒型及大多数皮肤划痕症。可用血府逐瘀汤加:附子10克,桂皮或肉桂10克;血府逐瘀汤加金匮肾气丸,每日两丸。
(4) 活血健脾法:适于有脾虚腹泻者。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参苓白术散。
(5) 活血固表法:适用于易汗出,汗后发生风团,相当于部分胆碱型荨麻疹。可用血府逐瘀汤加玉屏风散。
2、清热疏风法:用凉血消风汤。
3、凉血祛风法:用凉血消风汤。
4、祛风通络法:适用于兼有风湿症状者,用独活寄生汤。
5、健脾理湿法:适用于舌苔白腻,胸脘满闷,或有溏泻者。可用加减胃苓汤。
6、散寒化饮法:兼有慢性气管炎者。可用加减小青龙汤。
7、其他治法:个别是病人根据不同辩证,采用不同方药,且体有五味消毒饮、麻桂各半汤、湿热方、消风散及寒湿方等。
8、针灸等疗法:针刺风府,大椎,曲池、足三里、血海与三阴交等根据辨证取穴与不同补泻法治疗。艾灸疗法,耳针疗法,划耳疗法等也有一定效果。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