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医药壮医正文

壮医学的佩药疗法

壮医佩药疗法是选用一些药物佩挂于人体一定部位,利用药物的特殊气味,以这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本法起源于古代壮族的“卉服”、有解毒消炎、消肿止痛、防病治病的作用。

适应症:本法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炎、腹股沟淋巴结结核、急性眼结膜炎(俗称火眼、红眼)、小儿疳积、小儿口疮、慢性病及避孕、防病保健等。

常用佩药方举例:佩挂勾芒、红蕉、桐花、琼枝、婆罗、古贝,有散寒祛湿或清热之效。以鲜白花丹叶一张捣烂,装人小布袋,佩在鬓际,可治急性眼结膜炎。对急性乳腺炎,取白背枫叶一张,用手揉烂,以布包好,佩挂在乳房患侧,2至3天可愈。对臭鼻病,用毛射香计适量,捣烂,包好,佩带在鬓际,4~5天见效。对腹股沟淋巴结结核,可用马鞭草一棵,捣烂包好,佩在相应的部位上。

香药袋:对慢性病,小儿体弱多病者,选用芳香走串药,制成香药袋,以丝线佩挂于颈项或戴于手腕,有保健防病作用,对易患感冒、消化功能低下而抵抗力差的儿童,更加适用。现代研究证明,壮医香药袋具有良好的灭菌和杀灭病菌的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的能量,增加消化腺的分泌,提高消化腺的活力,增加自身免疫力,促进肠胃活动,从而达到抗病目的。常用的香药袋方:①苍术石菖蒲、山漆、白芷细辛藿香樟脑。②佩兰丁香甘松、石菖蒲、薄荷脑、白蔻仁。③川芎、山漆、艾叶雄黄、苍术、冰片。④藿香、桂皮、冰片、白芷、石菖蒲。上药各适量,分别研细末,同组各混合装袋,每袋5—10克,一般10天换药一次,可长期佩带于儿童身上。

温脾兜:取公丁香、苍术、陈皮厚朴白术木香、破故纸、吴茱萸。诸药共研细末,制成腹兜,佩带于脐部,3天换药一次。症状消失后不再佩带。能温中健脾、行气止痛。适用于小儿谷道脾胃虚弱之泄泻、气滞腹胀、腹痛等症。

明目球:为壮医佩药疗法的一种。处方组成:制南星10克,木贼桑叶菊花各6克,共研细末,与制南星一起捣烂,加醋酸少许,调匀,用软棉布包扎成球。嘱将药球挂于患眼侧的太阳穴处,2天换药一次。能疏风清热,散淤明目,适用于红眼病(结膜炎)。

消食香袋:取炒山楂、炒谷芽、炒神曲各10克,藿香、苍术各6克,陈皮、木香各3克,共研细末,放人以丝或绸做成的小袋内,悬挂于颈部,药袋平天突穴处,一周换药一次。调理谷道“咪隆”、“咪胴”,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积滞症。

辟疫袋:取贯众、牙皂、薄荷、防风朱砂、艾叶、石菖蒱,先将除朱砂外的各药研成极细末,然后加朱砂混匀,装人小布袋内,能辟瘟防病,用于预防麻疹及流行性感冒。于疫病流行期间,将上药挂于颈部前方,5至7天换药一次。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壮医学的药罐疗法

下一篇:壮医学的敷贴疗法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