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地区民间历史上有拾骨迁葬(即二次葬)的习俗,加上长期渔猎及对禽畜的屠宰观察,因而很早就具有一定的解剖知识。北宋庆历年间,在壮族聚居的宜州(今广西宜州市和环江县境内)曾发生了一次壮族农民起义。统治者以劝降诱捕的方法,捕获了欧希范、蒙干等义军首领56人,全部杀害。并命宜州推官吴简及一些医人,对尸体解剖。在解剖过程中,还从医学角度进行了一些观察:如“蒙干多病嗽,则肺胆俱黑;欧诠少得目疾,肝有白点”,并绘下了著名的欧希范五脏图,我国医史上第一张实绘的人体解剖图。这次解剖事件,虽然是以镇压农民起义为背景,说明北宋王朝的极端残忍,但在我国医史上还是有其一定地位的。它发生在壮族地区,除了说明统治阶级有意在少数民族地区肆施淫威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壮族民间对于尸体解剖或多或少是能接受的。如果像中世纪的欧洲宗敎对尸体解剖的绝对禁止那样,统治阶级即使捕获义军首领,也不敢在当地逐一解别。
我们在实际调查中也发现,不少民间壮医对人体的解剖部位是比较熟悉的。例如武鸣县著名骨料老壮医覃彩京,就可以用壮语说出并用壮文写出全身各部位的解剖名称,并知道人体各个脏腑的主要功能。他的祖传医术,正是在这种解剖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进步的。
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上,壮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也逐渐有所进步。大约自唐宋以后,壮医巳经知道运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疾病的病因病机。明代撰修的《广西通志》称:壮族民间“骂信阴阳”。德保县巳故名老壮医罗家安所著《麻症针方图解》(手抄本)中,就明确以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盛阳盛对各种疲症进行分类,作为辨证的大纲。柳州地区名老壮医覃保霖先生,在总结前辈壮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人“三气同步”的学说。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外环境而言,人天地是同步运行;从内环境而言,脏腑气血也是协调同步,气血交融,阴阳两济,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状态。天气异变,地气溷秒,病原疫气干扰正常生理,破坏均衡而导致病态。基于天地人三气同步生化运行的概念,形成壮医的生理病理观,成为壮医诊断治疗的理论依据之一。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