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族医药壮医正文

壮医方药学的雏形

壮族地区特别丰富的草药资源,为壮族先民认识和大量使用中草药防病治病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是壮医方剂学、药物学形成的物质基础。如前所述,在《山海经》、《神农本草经》中,就已有不少先秦时期壮族地区药材和壮族先民用药经验的记载。追至秦汉魏齐南北朝以后,这种壮医药物载就更加丰富了。民族间的医药交流进一步发展,壮族的医药经验部分被收入中医书籍,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晋代稽含著的《南方草木状》,是我国最早的植物学专著,其中就记载了许多壮族用药,如:“吉利草,其基如金铁股,形类石斛,根类芍药,交广俚俗多畜患毒,惟此草能解之,极验。”“雍,叶如落葵而小,性冷味甘…南方之奇蔬也。冶葛有大毒,以雍汁滴其苗,当时萎死。世传魏武能嗽冶葛至一尺,云先食此药。”“豆寇花……食之破气消食,进酒倍增。”等等。隋巢元方《诸病源候沿》记载了壮族先民用草药防治瘴、蛊、毒的经验。《新修本草》是在唐显庆三年(公元657年)由苏敬等22人编写,历时两年完成的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共载药850种.其中就有部分岭南壮族地区的药物。

晋代医家葛洪到过壮族地区,曾为“勾漏令”,在其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对壮族先民的用药经验记载尤详。如指出壮族地区盛产的蓝青、藕、牛葛根干姜雄黄竹沥等,可解箭毒;鬼针草、生萝、干姜、荆叶等,内服或外敷,可治毒蛇咬伤。对内服中毒的诊断和解救方法亦颇有特色:“若中毒微觉,即急取一片白银含一宿,银变色,即是药也。银色青是蓝药,银色黄是菌药。久久毒人眼,眼或青或赤,若青是蓝药,若黄赤是菌药。俚人(壮族先民称谓之一种)有解治法,畏人得法,在外预合,或言三百头牛药,或言三百两银药。余住久,与首领亲狎,知其药并是常用。”并言所用的方药如生姜常山、土常山、黄藤、都淋草、干蓝实、白花藤、甘草甘蔗,芭蕉等,“岭南皆有”。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虽为中原人,但在其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对岭南少数民族医药也很重视。在治风药及治患毒药的分类栏中,载有秦艽、干姜、葛根、狗脊白芷大戟、乌头、附子贯众、菖蒲、吴茱萸徐长卿、蛇锐、野葛、斑猫等广西壮族地区多产药物。并称俚民“出门,常须带绿黄、傲香、神丹诸大辟恶药,则百盛猫鬼狐狸老物精魅永不敢著。”

在壮医方药学维形中,作为主要内容,除了毒药和解毒药的应用以外,壮医对动物药的广泛使用也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如虫类药法风止痛镇惊;鱼麟之品化淤通络,软坚散结;介甲之属滋阴潜阳,安神定魄;飞禽走兽滋养气血,变理阴阳。特别是一些山珍野味,因生长于大自然和深山走林,得大地月纯正之气最多,壮医认为其补力更胜一筹。对植物药的形态和功能的认识,壮医亦颇有独到之处。如认为藤木通心者大都有法风的作用;枝叶带刺者多能消肿;叶里藏浆者可拔毒;圃梗白花者多为寒性药;方梗红花者多为热性药;味苦能清热解毒,味甘能滋补虚弱,辛麻能祛寒定痛,酸湿能收敛涤脓;花黄根黄能退黄疸,节大之药可驳骨,等等,并将这些经验总结,编成歌诀,传授给徒弟和后人。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壮医诊疗技术的进步

下一篇:壮医药的发掘整理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